科研经费获取不公平且使用效率低下、科研管理过细过死甚至“重物轻人”、 经费资源分配过度行政化、科研体制“九龙治水”……科研创新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不禁让人担心,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我们创新的血液从哪里来?而在一些地方高校科技工作者看来,效率低下是科研投入最大的浪费。
  部分企业打科技牌捞“快钱”
  政府为支持科技创新不遗余力,然而一种科技“掮客”出现在科技市场上,其手法是与企业合谋套取科研拨款,再收回扣。某些企业打着高科技的牌子圈地搞科技园、产业园,其实是利用政府提供的廉价土地资源,搞房地产开发,获取土地增值暴利。…【全文】
 
 精彩阅读
  这么多项目管得了管得好吗?
  科研经费获取不公平使用效率低下、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过细过死甚至“重物轻人”、科研体制“九龙治水”……科研创新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在慢慢扼杀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产权缺少保护扼杀创新活力
  一些地方高校科技工作者表示,效率低下是科研投入最大的浪费。改革需要上下配套,特别是将广大科技工作者从“报项目、写论文”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更好地与市场结合,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建立市场化的考核机制
  “缺乏市场化的考核机制,不仅造成了科研经费的低效浪费,也给科研‘蛀虫’留下了政策缝隙”。东北某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科研成果能否产业化、产业化后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记者在北京、湖北、江苏等地调研时发现,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反映最多的是科研经费获取不公平,“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科研管理体制尤其是经费资源分配过度行政化饱受诟病,促使官本位意识泛滥,滋长投机意识,造成学术氛围不良、科研水平低下等负面影响。科研人员呼吁,要痛下决心根除科研分配行政化弊端,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激情和创新能力。
  “权大经费多”怪象频现
  “科研经费七成以上按照牌子、帽子、位子分配,被领导挂帅、学阀学霸拿走了,三成撒了胡椒面,而且自然科学奖拿到一等奖、二等奖的都是学术大佬,有的联合拿奖。”京苏吉鄂陕等地高校多位一线老师对此愤愤不平。…【全文】
 
 精彩阅读
  助长“官本位”意识盛行
  有高校老师认为,纵向课题最大问题是偏向行政级别。要拿到课题都要当个小官,从教授到副处长,不当拿不到。行政化经费分配机制极大挫伤科研分子积极性,滋长投机意识,造成学术氛围不良、科研水平低下、“学术弱化”效应。
  打破行政化笼子
  当务之急,打破几十个行政部门多头管理局面,整合科研经费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把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分开,淡化官本位思想,遏制科研霸权,创造良好环境。
  摈弃行政配置科技资源老路
  多位专家教授表示,科技改革首先要改变以行政条口、行政级别分配科研经费的现状。制定符合现代化科研要求,公开透明的经费使用制度,是改革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过细过死、“重物轻人”等问题,制约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达1.2万亿元左右,其中财政科技支出5000亿元,居世界前列,但原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经费管理过细过死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不断改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在使用等方面更加严格。然而,不少一线科研人员表示,目前科研经费管理过于严苛,缺乏灵活性,甚至阻碍了正常科研活动的进行。…【全文】
 
 精彩阅读
  科研投入“重物轻人”
  智力劳动是科研活动最主要的投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经费大都投到物和活动上去,如科研仪器设备、会议、差旅等。而在高校有薪酬的教师等成员并不能获取额外的劳务报酬。
  课题项目重复申报
  当前,我国科研项目多头申报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量科研资金的分散、重复和浪费,“一盘菜端几家,一个姑娘嫁多家”,使得国家投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多头管理缺乏统筹
  日前,财政部与科技部联合发文,提出了科技投入领域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科研体制“九龙治水”导致科技活动“碎片化”、“聚焦难”,并产生大量浪费甚至腐败,必须深化改革逐一破解。
 
 
  统计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科研投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达1.19万亿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比重达到11.7%,规模居世界前列。多家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随着科技经费快速大幅增长,科研管理体制中的某些弊端也暴露无遗,一些政策缝隙被撕裂、政策漏洞被击穿,科技投入中途截流、跑冒滴漏普遍,甚至被套取挪用。
  部分企业打科技牌捞“快钱”
  政府为支持科技创新不遗余力,然而一种科技“掮客”出现在科技市场上,其手法是与企业合谋套取科研拨款,再收回扣。某些企业打着高科技的牌子圈地搞科技园、产业园,其实是利用政府提供的廉价土地资源,搞房地产开发,获取土地增值暴利。…【全文】
 
 精彩阅读
  企业本为主体反成傀儡
  “以企业为主体说了很多年,其实企业常常被当成炮架子利用。现在申请科研项目要求必须有企业参与,否则主管部门不批准,于是许多企业被拉进来做样子。”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席、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说。
  监管体系存漏洞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出现了许多科研领域腐败案件,究其原因,是体制内管的太死,但没有管好。而科研经费一旦进入市场化的公司和企业,基本就没人管了,因而出现各种寻租现象。
  课题经费用于学术研究不足三成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更是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科研经费使用不仅效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了跑冒滴漏、挪用乱用、腐败贪污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