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的推进,继广东、山东、江苏三省顺利完成招标发行工作后,5日市场又迎来第四单试点招标。这意味着,我国首批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改革已渐入常态化。然而,随着多地商业银行、上市公司卷入地方债兑付,专家认为,在债务规模总体可控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化、规范化调节政府举债机制,有望成为改革重心。从长远看,“开正门,堵偏门”将是约束发债行为的有效之举。
  “刚兑”遇险 政府举债加速阳光化
  来自申万证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自发自还”地方债体系的建立,相比从前采取了更为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有助于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融资新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方政府风险差别化定价。从短期来看,再融资渠道疏通及相关机制建立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对地方府债务的担忧。…【全文】
 
 精彩阅读
  约束发债 开正门堵偏门仍是关键
  “屡屡被打破的刚性兑付表明,中央财政将不再为非系统性风险的地方债务违约埋单,而是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的市场化信用体系——为市场提供更为综合、直观的评价,便于投资者比较,让地方作出正确判断。”安国俊说。
  健全体系 改革进入深水区
  毋庸置疑,国内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未来包括财税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违约机制的建立、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透明化等诸多方面都需进一步完善。
  专家:加强人大监督 设置地方债“法治防火墙”
  多位财政预算专家认为,发挥人大作用,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有利于构建多层面、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让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且能有效遏制举债树政绩的冲动。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广西、广东、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施工方垫资、BT项目、合资建设等方式,进行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因财力困难等原因拖欠施工方债务,造成部分施工方陷入困境,这些“政府债主”多次讨债未果,不得不借高利贷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债务利息,有的不堪重负濒临破产,有的甚至轻生自杀。
  垫资施工 债主回款无门陷绝境
  民营企业陈林说,政府拖欠巨额工程款,造成大量农民工工资无法发放,材料商也一再要求还款,每天登门要账的络绎不绝。他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去政府要账,找建投公司、找县长,但得到的回答不是“没钱”,就是“这是上任领导的事”,有时连领导的面也见不到。今年春节前,要债的逼上门,陈林不得不以个人名义借了470万元高利贷,以解燃眉之急。…【全文】
 
 精彩阅读
  历史欠债 新官不理旧账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债务,尽管法院已经判决还债,“官赖”们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起“躲猫猫”,把财政资金全部转移进专用账户,造成无钱可还假象,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
  相互效仿 借用还分离加剧风险
  在一些地方官员和专家看来,“官赖”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信用,也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开始拖欠、拒绝偿债,可能意味着大面积违约的开始。
  “政府工程把我彻底拖垮了”
  “这三年,由于政府拖欠投资款,我被这项政府工程彻底拖垮了,我把在杭州的别墅都卖了。幸亏银行没有抽贷,否则我肯定得跳楼。”商人李峰(化名)提起和政府合作的项目,满脸的沮丧和懊恼。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内蒙古、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采访发现,为摆脱可支配财力不足、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对等的约束,实现发展、环保等重重目标,举债度日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常态。除了发展之需,还有一些地方罔顾财力,盲目建设政绩工程,导致债务积累越来越多。难以遏制的举债冲动之下,地方财政承受着巨大压力。
  改革非儿戏 “为混而混”令人忧
  从企业角度来说,最忌讳走形式、一刀切、一阵风,有的时候为了改而改,为了混合而混合,有些地方要求时间、要求混合到一定比例,这样的话,企业麻烦就大了。…【全文】
 
 精彩阅读
  贴钱招商 外表风光内心恐慌
  记者发现,各地发展模式大同小异:地方政府基本是“白手起家”,征地拆迁、道路、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靠地方融资平台以财政信用、土地或项目抵押举债来解决。
  发债治污 环境债暗藏“走偏”隐患
  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发行污染治理专项债券和向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但“举债治污”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暗藏在政绩、效益、环境三种取向间“走偏”的隐患。
  赊账盖楼 “赤字经营”打造政绩
  在建设政绩工程的驱使下,有的地方不考虑实际财力,盲目建设,“举债发展”、“赤字经营”。土地财政难以维系,导致债务积累越来越多,无力还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省采访发现,部分地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收入增速不断下降、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债务问题因此凸显。与此同时,伴随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陡然降温,过去借债发展、靠地还债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地方的债务风险迅速积聚。随着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部分地区对土地更为依赖,逆市场形势加速卖地步伐;银行等金融部门因担忧地方债风险,对政府贷款往往“明松暗紧”,致使不少地方“腹背受敌”。
  经济下行 地方政府资金链紧绷
  在一些政府债务风险突出的地方,债务问题和局部经济下行互为因果,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投资拉动”难以为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探至近13年来的新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与波动,一些地方投资动力因“去房地产化”而快速减少,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新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才刚刚开始试点,原本对房地产和市政建设依赖度高的地方面临“失速”威胁。…【全文】
 
 精彩阅读
  地市萎靡 为还债“广卖薄收”
  在不少地方,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都在萎缩。地方政府想加速卖地,但开发商无心也无力接单。“由于地价下跌,我们今年的财政收入至少要降低25%,”辽宁一位省级开发区的官员对记者说,“我们还算好的,好多地方比我们还惨。”
  融资收紧 地方官员“走投无路”
  湖南一位地级市的副市长向记者诉苦:“现在从银行融资越来越难,逼得政府一天到晚找抵押物。银行的贷款财政担保已经不灵了,必须要人大‘背书’。不少地方被迫通过中介机构融资,高利率也要咬牙贷,短期过桥资金的利率甚至达到15%。
  地方:运营收入尚不够偿还利息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融资平台公司化债几乎完全依赖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自身造血能力普遍较弱,有的公司资产回报率只有1%,运营收入连偿还利息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