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瞄准贫困户收益“梗阻” 多多农园扶贫“趟新路”
2019-06-18 作者: 记者 向家莹/昆明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过去收购商来收雪莲果,价格只有几毛钱一公斤,市场上却能卖到好几块,从种植到收购、打包、发货,苦力活儿都是我们农民做了,大部分利润让别人赚走了,区别只在于我们农民不会做电商开网店。”腻脚乡阿落白村的村民舒跃文一语道出当地农民心声。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云南文山多个村落调研时发现,针对当地村民销路受限、利益分配不平衡、粗放式经营致亩产值下降等脱贫痛点,拼多多旗下的多多农园通过建立新的产业平衡机制,实现了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让农户成为产业链利益主体,并通过推动新的标准化作业方式,提升作物亩产值,打造当地特色品牌。业内专家表示,拼多多创新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对于建设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源头把控的模式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不仅惠及供需两端,更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直连产地消费两端 多多农园探路新农商模式

  多多农园是由拼多多发起的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制性衔接的创新模式。通过多多农园,拼多多将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为消费者提供平价高质农产品的同时,更快速有效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

  今年4月21日,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带领当地傈僳族村民探索咖啡产业的源头革命,4月26日,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按照项目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

  以记者走访的文山丘北为例,打造“最好的雪莲果”,以及基于该理念创建的品牌,将成为丘北县农户的集体财产。6月上旬,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多多大学共同创办的公开课落地丘北,多位专家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流通,以及以财务、电商运营为核心的市场化知识。据悉,这类公开课以周为单位,将贯穿全年,遍及云南省各州县。

  “很多农户有强烈改变生活现状的意愿,但以前很少有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农户并系统讲解农产品流通和电商化运营的课程。我们非常期待能帮助当地农户摆脱制约,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价值。”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增利表示。

  公开课上,舒跃文和施进刚在小本子上做满了笔记。在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这两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被选定为丘北新农商机制的生力军。新农商机制是以档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也是多多农园最大的挑战。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地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后者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全部归属档卡户。

  “通过新农商机制,拼多多将重点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让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

  “这次拼多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帮我们的档卡户成立新农商公司、做雪莲果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雪莲果质量和安全性检测体系,还帮我们进行品牌包装宣传,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帮到了我们。”舒跃文激动地表示,作为运营人员,他和团队有决心有信心做好带头人的角色,把当地的雪莲果做成最好的雪莲果,以产地直发的优惠价格,通过拼多多平台卖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切切实实地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多项规划加速落地 贫困户共享农产品全链路收益

  扶贫新模式并非纸上谈兵,多多农园规划落地正在持续提速。6月,腻脚乡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首批签约新农商。随着项目的推进,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除了引入电商,在销售模式上给予帮扶外,对于农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多多农园也提供了“最优解”。据了解,档卡户将无偿成为新农商公司的“股东”,并享有一系列优先条款:新农商公司须优先收购成员村民的农产品,成员则可以任意选择销售对象;公司的所有运营利润,都面向集体新农商分红,确保其在收购款的基础上有更多额外收益;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将逐渐覆盖更多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股东”始终保有均等分红的权利。

  据悉,项目初期,拼多多将会对新农商公司进行扶持和营销扶持,中期形成较为稳定的第三方“代服务”机制,后期则逐渐退出,由合作社全权掌控,并由当地政府确保利益分配依规进行。

  “整个腻脚乡目前雪莲果种植面积接近2万亩,但公司成员的种植面积也就300亩左右,按亩产2吨计算,刨除一部分废果坏果,总产量大概在500吨,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争取把这500吨雪莲果全部通过网店卖出去。”舒跃文表示,顺利达成的话,种植户收入翻倍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就是要做出范例给还没有种植的成员以及还没有加入的围观群众看,通过这种模式,确实能比以往赚到更多的钱,从而吸引大家积极加入进来,不只是增加收入,更能一起努力把雪莲果产业发展起来。”

  “多多农园是需求推动供给的典型。”对于多多农园当前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不吝赞美,他认为这个实验体虽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切实命中了人才留存和利益分配这两个当下农产区最核心的问题,这种源头把控的模式,不仅惠及供需两端,也是建立更高农业作业标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天网”+“地网” 加速打造扶贫兴农网络

  “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于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区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示范项目,期间,我们也希望培育1000个规模化的新农商公司。”蓝天说道。千个项目落地的背后,是拼多多更大的目标——打造中国最大的扶贫兴农网络。

  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拼多多正在加速打造“天网”和“地网”。拼多多副总裁井然对记者表示,“天网”是依托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优势,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打造的中央农货处理系统,可以对覆盖农产区的地理位置、特色产品、生产周期进行有效的归集,在各个农产品成熟期匹配给消费者,使传统的农产品消费突破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小农户无缝连接大市场。“地网”是通过5年时间的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为4.43亿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的用户服务。

  “做多多农园的项目,归根结底是想建立一套全新的模式、机制,并且有效地推广复制。这个模式和机制里面,目标最终是实现人才的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实现消费带动,产业促进,人才孵化。”井然坦言,他们希望通过推动这些和上游生产者紧密结合的模式,让更多人受益。相信经过五到十年的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之后,农民不再需要收购商、不再需要第三方的代运营公司,他自己可以开店,实现生产营销一体化,实现从田间地头直接到平台,从而提升产业的效益,打造农产品最短的链路。

  仇焕广指出,拼多多在5年内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扶贫兴农的战略计划,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深入农村田间地头的兴农之网,这与拼多多的电商科技相结合形成一套农产品上行体系,将真正实现原产地“最初一公里”和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的直接连接,把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以最短链条对接全国的消费者。

  “这种模式不仅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仇焕广强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农村电商造福一方却遭遇成长烦恼

农村电商造福一方却遭遇成长烦恼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村电商在结出硕果同时,也面临物流成本高、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偏低等客观难题。还有不少从业者反映,品牌建设也是农村电商发展需要补齐的一块短板。

·能源市场化改革勇闯“深水区”

太钢集团:瞄准“高精尖缺” 角逐全球行业领军者

太钢集团:瞄准“高精尖缺” 角逐全球行业领军者

太钢集团拥有以不锈钢为核心的系列专有技术、授权专利27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772件,主持制定了我国不锈钢产业70%的国家标准。

·经营业绩考核引导央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