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紧密配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最新精神,各地各级党组织正在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配合活动的需要,被誉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第一读本”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养大课堂》近日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
《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养大课堂》立足于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比较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与党员干部相关的基本能力素养知识,是党员干部优化知识结构的基础性读物,有利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该套书总共17本,分别从政治智慧、历史镜鉴、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国学修养、文化修养、哲学修养、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礼仪、国际关系、法治、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等方面强化领导干部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对政治、法律、心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涉猎,以便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该套书作者团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组成,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就某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寓教于实际工作中,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参考,对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养无疑大有裨益。
相关评论
党员干部转型升级知识结构的智慧宝典
《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养大讲堂》系列丛书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旨在帮助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铲除组织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不断拓展组织成长的空间、不断突破组织发展的极限,使党员干部能够以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作支撑,不断地转型升级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效应对复杂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能力素养大课堂":化解"本领恐慌"的实用读本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生活场景的转换越来越频繁,人们所遭遇的陌生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对于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本领恐慌”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每个人所受教育的背景不同,所从事的工作却往往涵盖多个领域,跨行业知识往往储备不足;很多人自身业务能力突出,却缺乏领导团队的管理能力培训;调换到新的领导岗位上,旧有的经验有些“派不上用场”……
打造“书香干部”
自2007年中共中央发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以来,关于读书、学习的话题就成为了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汪洋、薄熙来、马凯、徐光春等九大高官所领衔的“以书施政”和不拘一格的“劝学运动”,以及他们所秉持的“告别粗俗、经世致用、提升自我”的阅读理念也正成为新时期为官执政的典型样本。毋庸置疑,领导干部是最重要的阅读群体之一,他们视野的开阔与否,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部分作者介绍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
》、《在非有非无之间》、《非实非虚集》、《昔不至今》、《郭象》、《佛教与中国文化》、《生死》等。
陈来,198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85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张岱年。历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
学术专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朱子哲学研究》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宋明理学》、《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 、《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东亚儒学九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