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
    2009-05-02    作者:苗晓 汤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六一早,59岁的刘军就匆忙赶地铁,和朋友们相约参加“根与芽”北京办公室组织的“低碳好生活”环保植树活动。“今年要再种两棵树。帮老伴也种一棵。”她边说边登上开往怀柔区桥梓镇绿化基地的大巴车。

通过种树补偿碳排放

  “哪位算过自己要种多少棵树进行碳补偿?有谁参与过碳补偿种树?”主持人在旅途中发问。
  “我好惭愧,我来自美国,总是在各地飞来飞去,我得种83棵树才能弥补自己消耗的碳。”组织活动的负责人何莉嘉的话语,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
  “还有我,还有我!”从挪威留学回来的爱华抢着说:“我也要种30棵!”大巴车上的成员,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有72岁的张凤英老人一家七口,有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和孩子们,有大学生、公司高管和外企员工,此行的共同身份都是 “低碳好生活”植树活动的志愿者。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大二学生陈建树感慨地说:“我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宝日希勒小镇。小时候,家里的院内可以采到蘑菇。近些年,一年下不了几场雨,草都枯萎死去了,龟裂的地表伤痕累累。气候的变化都是由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我要通过种树补偿消耗的过多碳排放。”
  根据环保组织提供的公式,乘坐飞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是: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为了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人们每排放111Kg的二氧化碳,就需要种植一棵树进行补偿。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

  “低碳生活是什么?” 笔者问环保工作者蒋俨。
  “其实低碳生活方式包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我的朋友们有了低碳观念后,慢慢养成了好习惯,还影响了周围的朋友。”蒋俨举例说,一天,她的同事姚越邀请一位做电器的朋友去吃麻辣香锅。吃饭前,姚越从包里取出自备筷子。不料,做电器的朋友也掏出自备筷子说:“哎,被你影响太深了,周围的朋友出门都习惯自带筷子了。”
  快上小学的安安,在绿化基地参与种植小树苗后,高兴地挂上“让小树和我一起快乐成长”的许愿牌。安安的老师笑道:“看,从小接受环保教育、参与环保活动的人,就能更早地认识蓝天青山的可贵。”
  何莉嘉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做环保报道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是:‘这是政府的工作,跟我有什么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的道理。”低碳,正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观念,进入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环保又省钱

  “您每年一定要花不少钱种树吧。”笔者问思科公司的奚总。
  “不用啊,我们现在不再是‘空中飞人’,为了工作在各地飞来飞去。现在,我们许多工作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方便、省钱,也环保。”奚总说。
  的确,在绿色旅行和绿色商务越来越流行的今天,不少公司和员工通过视频通信会议系统和网络进行远程交流、协作和沟通,从而减少对飞机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量。以思科公司为例,现代远程技术的沟通每年可为其节省20%至25%的差旅费。仅此一项就减少了1040万立方米的碳排放量。
  大公司是如此,小家庭也通过低碳生活方式,带来了生活成本的降低。
  今年,刘军买了一整盒的节能灯炮,换掉了家里所有的白炽灯。“9瓦的节能灯比40瓦的白炽灯都亮,虽然节能灯炮20多块钱一个,但是细算起来可以长久地用,平摊起来就不贵了。”这个追求时尚的精明主妇有自己的理念。
  “学会低碳生活——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将过多排放的碳补偿回来,其实环保就是这么简单。”参加碳补偿种树的志愿者如是说。

  相关稿件
· 低碳经济,如何走近百姓生活? 2009-09-09
· 体验哥本哈根的低碳生活 2009-09-09
· 托尼•布莱尔:让我们共同选择低碳生活 2009-09-08
· 用新能源汽车创造“低碳”生活 2009-09-08
· 聚焦城市居民“低碳生活”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