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恋品牌不爱民意的马拉松岂能长远
    2010-02-01    作者:傅万夫    来源:华商晨报

    针对厦门马拉松集体作弊事件,中国田协要求"组委会公布处理结果"。组委会官员称,大部分违规选手已致歉。但多少人因作弊被取消成绩,以及作弊者身份都没有被公开。(1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厦门马拉松赛爆出群体作弊丑闻后,赛事举办方之一的中国田径协会曾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参赛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作弊者除了取消成绩、禁赛两年外,组委会还应在官网上公布处理结果。可是,直至今日,该组委会依然在公布作弊者名单上耍"太极"。
  创办于2003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一直以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而闻名,2007年12月还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
  自此,由马拉松比赛所衍生的各种配套活动,不但提升了该座城市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对推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的繁荣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正是看到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所能带来的各种受益前景,一些人便打起了歪点子:有的试图让该项赛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无限升华,从而增加政绩;有的试图通过厦门马拉松来获取高考加分;有的希望以此能够晋级职称……于是,所有这些不正常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妥协。按说,有关部门本应该抓住此事,严肃整顿作风,还这项赛事以清白。可遗憾的是,组委会却迟迟不公布作弊者身份,其结果更像是在掩盖其在参与管理上的失职或可能存在的其他什么交易。
   是什么让该组委会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不愿公开作弊者名单?答案恐怕就在"厦马"官网一篇题为"共同维护厦门马拉松的城市品牌"的报道之内。
  当一项体育赛事上升到城市品牌的高度,比赛本身的价值已经被无限放大了。或许,正是这种"面子"需求,给了组委会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勇气。但是,要知道这种貌似维护由马拉松带来的城市形象的做法,实际上,非但不是城市形象的守护神,反倒容易成了"败家子"。
  一项知名赛事成就一个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案例比比皆是:温布利因为职业斯诺克比赛而闻名于世,温布尔登因为世界第三大网球锦标赛而被世人熟悉……但这种来自赛事知名度的城市形象宣传,要求赛事必须足够权威、真实、干净以及公正,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的锤炼。
  而当一项承载着城市形象的赛事,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只能依靠行政权力的保护来回避呼声时,当一项赛事缺少了公正、公开和透明时,谁还能指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甚至成为城市的代言呢?

  相关稿件
· 恒源祥2008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将举办 2008-10-15
· 肯尼亚选手夺马拉松金牌 2008-08-25
· 肯尼亚选手卡马乌获得男子马拉松比赛金牌 2008-08-24
· 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雨中开赛 2008-08-21
· 北京国际马拉松将上演“化妆跑”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