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三个断想
    2009-11-05    作者:张健    来源:人民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名录建立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明确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申遗成功了……就在非遗保护日渐升温之时,一些问题却被遮蔽在热潮之中,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非遗保护根在民间,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关注应可更加广泛。在一个非遗论坛现场,我见到了一位羌族姑娘从地震灾区带来的精美的羌绣。这羌绣上面流淌的是这个“云朵上的民族”精致而不屈的真魂,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心文脉。这种传承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同样,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都还有一批人在坚守,在承继,而我们有限的传承人名录,却往往只对其中的一两个佼佼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以想象,会有多少民间高手遗漏在这份传承人名单之外。明确传承人并给予政策重视与照顾,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需要警惕鼓励了一小拨,消沉了一大片。毕竟一个项目、一种文化的生存、发展与繁荣,归根结底要依赖于社会的合力才能完成。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光,尤其需要投向那些已不具备生产意义、不被今人追捧的非遗项目。那些在当前社会依然具有生产价值、依然为人们所欢迎的非遗项目,往往会受到更多的青睐,也容易走上被保护甚至复兴的道路。但是一些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曾经盛行的马帮、文面以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它们虽然已不再被使用,但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缩影,价值不容低估。而且,它们的生命力更脆弱,消亡更迫在眉睫,所以更需得到重视与保护。否则,一旦寥若晨星的传承人离世,技艺也会随之而去,成为广陵绝响。
    第三,非遗保护需要依托于普遍的社会共识。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大大小小的研讨会来坐而论道,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投入到非遗保护的日常活动中来,在身体力行中逐渐培养尊重传统文化、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当前,很多青年对传统文化多少存在着心理上的隔阂,这一点从他们无比热衷于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而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可以望见端倪。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他们投入到非遗保护中来,所产生的意义,或许会超越非遗保护的本身。
  相关稿件
· 呼吁建立国家“非遗”博物馆 2009-04-17
·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2009-03-31
· 非遗保护 从我做起 2008-06-23
· 古老技艺蜀锦织造亮相成都国际非遗节 2007-06-11
· 成都青羊区出台文件抢救性保护"非遗"传承人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