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进入个性化时代
    2009-10-14    作者:曾学文    来源:重庆商报

  “从‘票证经济’时代购买任何东西都要凭票,到‘跟风’消费时代,再到如今强调‘独特’和‘个性’消费,老百姓的消费变化如此清晰地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日前,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曾学文接受本报“财智对话”栏目采访时,通过切身生活感受,向读者勾勒了60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

  看中国
  短缺年代
  有人画粮票被判刑

  现在的人可以很自由地持货币购买米、面油等物品,但曾学文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粮票是比钞票更管用的“货币”,如果没有粮票,要想生活十分困难。曾学文聊到了他听到的一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天津一名擅长工笔画的工人,妻子户口在农村,城里没有她的粮份,两口子只好吃一人份口粮,长期食不果腹。情急之中,工人打了一个歪主意:画粮票。当工人把画好的粮票拿到附近一家小饭店买食物时,被服务员识破。这名工人因“伪造粮票罪”被判刑5年。曾学文称,据说当时在其它省市,因伪造粮票而获刑的人不在少数。曾学文本人的记忆则是:米饭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到,他们一家平时基本靠吃红薯、土豆等杂粮果腹,“时时觉得饿。”

  转型年代
  跟风消费不怕撞衫

  经济发展的转机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五六十年代城乡居民穿着状态的真实写照。曾学文回忆,在上大学以前,他基本没穿过新衣服,都是捡哥哥的旧衣服穿,甚至有时候还是穿父亲的。到了80年代,颜色和式样越来越丰富的服装进入了寻常老百姓家中,但对那个年代稍有记忆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缺乏消费个性,买东西讲究“跟风”的年代。例如,当时女性穿的一种叫“丝裤”的裤子,一夜之间流行起来,颜色只有简单的黑、暗红、深蓝三种,一穿出来基本会“撞衫”,但没人会觉得尴尬,甚至发现和自己穿着打扮近似的人还会觉得欣喜,因为自己的审美观念得到了别人的认同。
  那个年代,电视开始慢慢进入少数富裕家庭,一打开,左邻右舍总是闻风而来,自带小板凳,一直要看到银幕出现“雪花”。除了打扑克,看电视是当时最流行的娱乐。

  个性年代
  消费花样目不暇接

  90年代中期,曾学文因工作和学习需要,多次到义乌、温州等地考察,当地商品经济的繁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记得第一次到义乌逛街时,狭窄的道路两旁挤满了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销售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具再到工作用品,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许多商品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曾学文忍不住“物质诱惑”,生平第一次“血拼”,花了近两百元买了两大口袋小玩意。“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不考虑商品的用途,只求过瘾购物!”在购物的同时,曾学文更多地在观察商贩们的经营方式:按订单生产;商品的样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新款商品只少量上架,根据销量好坏再决定是否扩大生产……“这和我读书时从科书上学到的计划经济模式完全不同,我感觉到自己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正在面临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书本知识不够用了,甚至有些已经和现实生活中所应用的完全脱节……”
  曾学文介绍,如今,各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层出不穷:在吃的方面几乎所有高档餐厅推出的菜品中都有一两种“野菜”,粗粮成为饮食专家时时挂在嘴边、提醒人们要多吃的健康食品;消费方式上,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购物,网上购物几乎已成为年轻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消费方式,淘宝网在刚刚公布的今年国庆黄金周盘点数据中透露,全国网购成交额近80亿元;根据消费者的性格、体貌等特征量身定做的服装店层出不穷,连百货商场也推出了“私人衣橱”的顾问服务;如果在颁奖盛典上有影星撞衫,那会成为第二天娱乐新闻的头条笑话;KTV、娱乐会所、沙龙、野外生存训练……娱乐花样的翻新速度也让人目不暇接。“现在的消费,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花钱买不到的。在课本上学到的许多知识,往往尚未等你跨出校门就已经OUT(落后),教科书更新的速度已经追赶不上消费花样的翻新速度了!”
  曾学文表示,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证明中国经济已步入了供给略多于需求的阶段,商品的相对过剩,说明由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经确立。

  说重庆
  甘强:重庆商业发展一直在创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重庆商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重庆市经济学会秘书长甘强,甘强称,60年的发展,重庆从来不缺创新。
  甘强回忆,重庆解放后,开始集中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50年2月,在如今的棉花街附近,重庆市国营零售公司的成立。甘强称:“它的成立,标志着国营商业在重庆的建立。”“如果家里有人是在国营单位工作,那是件相当荣耀的事情,甚至坐车都有人让座”。
  他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的工农产品仍实行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三级批发、零售环节依次进行销售的僵化模式。重庆属于二级批发城市,商品流通受限。甘强回忆,1984年1月,重庆市一商局的7个公司(站)在朝天门仓库成立了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彻底打破了封闭、僵化的计划分配格局,实行“谁都可以来买,谁都可以来卖,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的流通模式,这是一大创新。“工贸中心在建立后短短3年内,就与全国各省市近万家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户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3000多家工商企业进场销售产品,在当时全国影响很大,对推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1991年,全市商业实行“四放开”,即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和分配放开改革,11家企业率先试点。甘强称,后来他通过资料了解到,当年全国有300多批近4000人前来重庆取经。“‘四放开’打破了国营商业死水一潭的格局,再到商店去买东西,售货员变得热情好客了。”
  商业“四放开”后,重庆商业发展步步攀升。甘强说,2007年,重庆又提出了要打造长江上游购物之都的设想,目标是:2012年商业设施面积、外来购物消费、外资商业企业、世界驰名品牌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购物之都,和上海遥相呼应。

  相关稿件
· 应该约束奢侈品消费 2009-10-13
· 当心过度追求奢侈消费断送了中国发展 2009-10-12
· 三季度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上升 2009-10-10
· 消费“井喷”折射经济回暖加速
2009-10-09
· 新《保险法》让消费者更放心 200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