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居民楼倒塌一事成了政绩?
    2009-09-07    羽戈    来源:东方早报

    你不得不佩服一些记者,本来是一起灰飞烟灭、残垣断壁的灾难,在他们的如花妙笔之下,可以扭转为一件令民众皆大欢喜、令政府光芒万丈的创世纪壮举。当然,新闻只具有话语上的渲染力,真正发挥决定作用的还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公权力。
  以中国新闻网9月5日发自宁波的一则报道为例:9月5日凌晨2时30分,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西溪路的一幢居民楼轰然倒塌。此楼建造于1987年,为5层砖混结构,有两个单元,20户住户。幸运的是,锦屏街道提前察觉了险情,在9月4日18时前,组织该楼居民全部撤离,并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所以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政府做到这一步,只能算尽职尽责,守其本分而已并不值得大加夸耀。反之,如果政府并未查出隐患,并未及时疏散居民,以致不幸出现伤亡,那就是失职,正该挨板子。由此而言,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发展成一个正面新闻。
  接下来的报道却逆反了这一事理,走上了我们熟悉、厌恶甚至恐惧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坏事化好,好事更好”的官僚主义新闻腔调:居民楼倒塌后,被转移的住户纷纷赶到现场,向街道干部连声道谢。附近的居民亦对政府的做法赞不绝口——从人之常情考虑,他们更应该担心自己所住的楼房会随时塌陷,还有闲心表达赞美之情?
  再接下来,就该有关部门的领导们闪亮登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险,部署善后工作,并看望慰问受灾居民”。最后还不忘加一句,“受灾居民情绪稳定”。这倒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网名,叫“死者情绪基本稳定”,其出处正在于此。
  依照新闻的指引,我们看到,废墟上面堆满了公权力的汗水和民众献上的赞美的花环。原来,居民楼的倒塌呈现了政府的未雨绸缪,呈现了政府抢险救灾的高效与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赤胆忠心,说到底,这居然成就了一项皇皇政绩,从居委会到市政府各有其功。一条正面新闻就是这样炼成的。
  极少有新闻追问:为什么这一座居民楼如此短命,仅存活了22年便告夭折?为什么倒塌的是居民楼,而非其他一些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这些椎心泣血的追问怎能敌得过貌似赤诚的赞美声与喧天的锣鼓声。这正对应了某些地区和部门的执政者的化解危机之道。他们从不在正面解决问题,也许是有心无力,也许连心都没有;而是从侧面迂回,将问题转移,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用小问题掩盖大问题。
  写到最后才发现,为什么居民楼倒塌会成为一桩政绩呢?已经不再有答案,已经不需要答案。借用一句流行语,倒塌的不是居民楼,是新闻操纵策略的真相。

  相关稿件
· 大连市决定对倾斜居民楼进行破碎拆除 2007-07-02
· 德黑兰一居民楼倒塌 2008-07-01
· 疯狂楼市的购房众生相:几家欢乐几家愁 2009-09-04
· 非均衡融资加速楼市“马太效应” 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