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不能长远保证图书销售利润
    2008-03-04    作者:颜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前几天还有朋友说一去书店,发现书的价格涨了许多:本来卖15元的书,居然卖到22元;原来卖30多元的则卖到40多元。图书涨价的直接原因当然是物价本身的膨胀。以前做过出版的朋友哀叹,做出版是这个链条上最不赚钱的环节,印刷成本需要控制在定价的30%左右,以5.8~6.2折出去。有的出版社则折扣更高,在7折左右,扣去作者10%左右的版税,只有两成左右的利润,这还包括宣传、物流、库存等多个环节产生的耗损。图书的盈利微薄,由此可见一斑。
    而下游的书店则可以有整整2-3折的纯利润。这样的“判断”当然会简单些,不过确实说明中国出版的“链条”太长,图书的销售在各大环节都有“耗损”,而这笔费用最终都算在出版方的头上。试想书店退回的大量耗损的书,出版社要进行二次发货,因为在“旅途”里“老死”而根本没碰过读者的手的书,在中国到底有多少?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图书经销商必须提着一袋子钱在图书定货会上等着,而所谓“现款交易”现在早就不存在了,所谓“预付”其实根本是无效的,这本书我可以给你“现款”,在另外一本常规书上不给你结算,所谓的“现款交易仍然是不成立的。
    图书涨价的背后,中国图书首先面临资金回款慢、各种结算周期极其不正规和利润空间缩小等严峻问题。一些民营出版商将书的定价升高,然后折扣后的“实洋”就会相对地高,这样的定价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比如19.8元的书和22元的书比起来在“心理价位”上可能会相差很多,但22元和25元可能是一样的。很多出版商利用这样的小梯度心理悄悄地将定价提高1至2元,但整体的码洋则可能提高许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也是图书涨价的某种惯性。对于经销商说,你很难感觉到进货的折扣高多少,但终端读者却最深切地感觉到物价波动的神经。
    有的书一旦过了“购买心理”所能接受的极限,自然有读者望而却步。这是“高定价”的最严重的后果,如同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2000年年初,中国图书出现“图文化”热潮,涌现很多高定价的小资书,动辄50元以上。这样的图书在当时还显得“贵”,所以面临大量的库存积压,最后只好以“特价”的形式大量流向市场。我们发现,卖得“贵”(从性价比上说)最后以“特价”处理的可能性会更大。
    图书涨价其实并不能长远地保证图书的销售利润,卖得太贵,自然有一些读者放弃。这样的平衡需要保持在哪个点上,是需要出版界深思的。当然,把这些完全算在出版方头上也是不对的。读者承受力、作者版税、印刷成本、交通成本、流行定价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恩格斯所谓的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交织成一个主体的合力——就是我们所惊讶的“图书贵”了,但贵的后面却是这样复杂的中国图书行业的环境,洛阳纸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环境的恶化。
  相关稿件
· 一美国人开设“图书漂流”网站 2008-03-03
· 哈瓦那办国际图书节 2008-02-20
· 图书馆全面降价能否引发全民阅读热潮 2008-02-20
· 我国2007年出版与奥运相关的图书近200种 2008-02-15
· 让更多“藏书馆”回归图书馆 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