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缩小城乡差距
    2007-02-09    任奕扬    来源:人民日报
    缩小城乡差距,一直是受人关注的话题。而今,与这个话题相联的,是如火如荼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共识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农村的广阔天地,那里发生的一切,不仅关乎9亿农民的命运,也直接关系中国发展与城市未来。
    然而,不少城市人常常觉得有心无力,地理和行业的阻隔,似乎让他们无奈地成了与“三农”无关的局外人。
    寒假之前,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中国农大、北大、人大、清华等首都高校组织“三农人物与学子面对面”活动,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同寻常的经历告诉大家,服务“三农”,对关注中国发展的人来说,并非遥不可及。
    除了首推“民情沟通日”制度的县委书记金运成,跪着执教36载的老师陆永康等来自农村外,其余的人,职业跟“农村”并无关系。
    这其中,有来自“已经没有农村和农民”的深圳的企业家任吉忠,他用3年时间,把世界最优秀的奶牛基因引进中国,在山东、黑龙江、河南等省,让数十万农民走上致富路;有带领百名大学生在安徽36个县市、45个乡镇、83个行政村,进行两个月实地调查的三位安徽大学学生,他们完成的20万字《安徽新农村档案》调查报告,真实反映了农民的处境和心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麦专家陈长海,他自愿到河南南阳寨村落户,使这个村由乱到治、由治到强;还有首创“农民信箱”、让50万农民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以及创新农业保险保费交纳方式、心系农民安全的安华农业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国富……
    他们身份和职业不一,但都怀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这份不同寻常的“农村情结”,让他们把对“三农”的牵挂,化作具有影响力和推动力的行动。
    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农村面貌,急需人才支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动员大专院校学生去农村的倡导,也有对培训农村现有劳动力的计划,这些都很重要。而这些“三农人物”,更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思路:能否在更大视野里,合理而有效地发掘并配置服务“三农”的人才资源?
    设想一下,如果更多的城里人,能从各自的视角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帮助农民,这将极大地缓解农村人才短缺。这是否也应是城市“反哺”与带动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正在积极营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从政策性倾斜到经济性扶助诸方面。但缩小城乡差距,仅靠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在舆论上引导,也从方方面面支持有志者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
    让“三农人物”走进校园,大学生们从这些优秀人物身上,看到的不仅是其胸怀和抱负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对农村怀着一份惦念和“反哺”之心,如他们一样,“在心中时刻闪动着中国农民企盼发展致富的眼神”,并努力让这种惦念化为行动。
    缩小城乡差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我做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