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广深津1月土地成交价同比大跌50%
任志强认为,房地产市场是否回暖仍待观察
    2009-03-26    记者:洛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在地价狂升时拿地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开始为其“疯狂”付出代价。25日,记者从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了解到,国内住宅用地价格已大幅下跌。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一份全国12城市土地价格调查报告显示,沪、广、深、津四地1月份的土地成交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了50%以上,其中上海和杭州的地价较去年12月环比下跌了20%,创近几年来最大跌幅。
  根据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对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等全国主要的12个城市的调查,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均较去年大幅下跌,且土地拍卖进一步冷清,流拍率依然高达25%,大部分土地以底价成交。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的土地分析师宋莉表示,由于今年成交的土地和去年相比,地理位置、面积大小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实际的跌幅可能并没有5成那么多,但下跌的幅度仍然可以达到3成。
  “开发商担心土地价格会继续下跌,所以依然持观望态度。”宋莉认为,这也体现出开发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比普通购房者更为浓重。事实上,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土地流拍,已经减少了一部分土地供应量。易居中国克尔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30城市拍卖土地的总幅数只有102幅,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53幅。
  虽然近期随着一些地区房价有所回暖,土地成交有活跃的迹象。如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统计,仅3月份以来土地成交8宗,而2月份全月仅有7起。但简单计算地价并未上涨,还略有下降,更不能与2007年的价格相比。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趋势,加重了业内的担心:2007年的众多“地王”至今仍未付清土地出让金,而地价的持续下跌,有可能引发退地潮;但新房价格却并不会随地价一同下跌,从而也不能真正惠及消费者。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各地商品房价格上涨势头加快,到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出现近乎疯狂地上涨。与此同时,地价也水涨船高,屡屡创出新高,各地“地王”此起彼伏。如在杭州,某公司拍得一块地,其楼面地价高达15700多元/平方米,甚至比周边许多楼盘的销售价格还高;某房地产公司在北京以17亿元的价格成为新地王,其楼面地价就高达11400元/平方米。可以说,几乎所有大的房地产公司都在某个时间当上过某地的“地王”。
  本报讯(记者李佳鹏) “目前,在前期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住宅市场的成交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商业地产基本仍是下降的趋势,不管是租金还是销售量的情况都不如住宅市场,这部分市场不恢复,并不能说房地产市场回暖了。”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3月25日在2009新浪乐居创新峰会上作上述表示。
  任志强说,目前投资量仍低迷,还没有看到大量的开发商敢于或可以认清形势而大胆的出手,投资意愿下降在下半年可能会反映得更加明显。今年一、二月份全国房地产投资仅增长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比去年全年大概下降了17.6%。北京下降的更惨,大概下降了33%,广东下降了17.1%,深圳下降了20%左右,这些重点城市的下降说明投资意愿低迷而且投资持续在下降。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成交惨淡。二月份,60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实际成交仅67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1%,成交面积减少了74%。虽然有的企业还在买地,但是总体来说,土地推出的总量和成交的总量都在大幅下降。一、二月份累计成交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下降了73%和84%。
  任志强表示,大家都在期待销售增长的可持续性,但谁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有的人认为会持续三个月,有的人则认为会持续两个季度,但是没有人敢说现有住宅交易量的回升会维持到年底。此外,商业地产并未出现住宅市场销售的势头,回暖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对于部分地区房价的上涨情况,任志强说,尽管部分地区房价在上涨,但普遍来看房价仍处于下行趋势,部分区域的房价绝对额在上涨,但这并不代表整体趋势已经超过了原来的预期,目前去库存化的压力依旧较大。这主要包括去年或者前年高价拿的土地、大量的现房以及大量的在建房,这三个库存要消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谈及未来能否出台新的政策,任志强说,我认为还会有新的政策调整,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使用,倾向应该是取消所有的限制性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前期出台的一些政策,基本上将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的政策都进行了修改,可见这些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应进一步降低交易税费;此外,应明确限定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对象,通过增加租赁性住房来平抑房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