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券商审批再开闸 多家外资投行欲动
德银与山西证券组建第二家合资券商
    2009-01-07    本报记者: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1月6日,记者从德意志银行与山西证券同时得到消息,双方已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设立一家新的合资证券公司。这是自2005年底外资投行参股国内券商暂停直至2008年重新开闸以来,在继瑞信方正证券后获批的第二家合资券商。
  对合资券商审批的骤然加速,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从目前环境看,已经到了外资投行对国内市场加速布局的阶段。随着合资券商队伍的壮大和对高端业务竞争的加剧,相对孱弱的本土投行面临着生存之虞。

  德银与山西证券正式牵手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准备之后,德意志银行与山西证券的这一跨国姻缘终于修成正果。
  “准确地说,中国证监会的批文是在2008年12月29日正式下发的,从拿到批复到正式开张这段时间里,双方还面临着很多后续的事情要做。”德银集团中国董事长、环球银行业务亚太区总裁张红力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该合资公司命名为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和总部将设于北京。根据协议条款,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66.7%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将持有该公司33.3%的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股票(包括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保荐,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它业务。
  山西证券将提名6位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会主席和两位独立董事,德意志银行将提名3位董事会成员,其中包括一位独立董事。管理团队将由山西证券和德意志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最新聘请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主管王仲何已经被提名为合资证券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多家外资投行在等待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合资券商——中金公司以来,到目前为止,合资证券公司已经有中金公司、高盛高华、瑞银证券、中银国际、华欧国际和海际大和、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等8家。另外还有一家短命的合资券商,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已于2007年1月宣告解体。
  从2005年年底开始,中国证券监管机构不再受理成立合资企业的申请,并开始着手重组国内证券业,国内合资券商的审批被暂停。2008年1月1日起,修改后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新制定的《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正式实施,标志着自券商综治时期暂停的合资证券公司审批重新启动。2008年6月15日,证监会对方正证券与瑞士信贷合资成立的“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放行,成为合资券商二度开闸后的首单。
  随后,瑞信和方正证券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宣布,其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已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经营许可,在中国国内市场向客户提供投资银行服务。
  除了瑞信和德银这两家行动火速的投行之外,在合资券商审批开闸以来,还有多家外资投行闻风而动:此前,摩根士丹利宣布计划与华鑫证券成立合资公司,花旗集团也宣布与中原证券达成了成立合资券商的协议。近期又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最大投资银行麦格理和国内一家优质券商恒泰证券日前已经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一家专事投行业务的合资券商,主要从事股票和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
  据了解,在目前已经成立的合资券商中,除摩根士丹利曾在中金公司中担任过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之外,其他外资方均是日本与欧洲的金融机构,未有来自美国的金融机构。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一般来说,美国的投资风格和操作手法比较激进,而日本与欧洲则相对谨慎。
  从目前国内情况看,传统的经纪业务是券商利润的第一大来源,高端的投行业务和其他新兴业务发展非常缓慢。外资进来以后,所看重的更多是投行业务,包括股票的承销发行、并购重组业务和财务顾问等。而从国际成熟市场看,券商利润的最大增长点则在高端的投行业务方面。
  记者注意到,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等均有表示,新的合资公司在成立后主要瞄准的业务,恰恰是股票和债券的承销与保荐业务等。

  本土投行面临生存之虞

  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尽管外资进入国内券商短期内影响有限,但在长期影响方面,外资券商在人力资源、投资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新方面均拥有相当的优势,这必然带来合资券商本身价值的不断提升。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相对孱弱的本土投行将会越来越面临着生存之虞。

  相关稿件
· 日政府推动的有价证券电子化进程宣告完成 2009-01-06
· 冯国荣: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与见证者 2009-01-05
· 海通证券:20.7亿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 2008-12-30
· 俄将发行国家有价证券 2008-12-30
· 中国证监会将出台新规加强证券经纪人管理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