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非常故事
    2008-12-19    作者:王小波 丁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外商在2007年第102届广交会上参观中国制造的升降机械。当年1月至8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为54.3%。
  2007年12月18日,纽约曼哈顿的迪斯尼世界,大号米老鼠娃娃产自中国,每个售价100美元。在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
  2001年3月2日,两名东非汽车大展的参观者在中国生产的“嘉陵”牌摩托车前驻足观看。展会上展出的中国汽车、摩托车质量过硬、价格便宜并且在设计上考虑了非洲地区的路况条件,吸引了许多非洲参观者的目光。
  2003年11月3日,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国际机场的跑道上,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将两架“运8F200”型运输机移交给坦桑尼亚空军。
  2005年6月,海尔“双动力”被纳入20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提案。图为电器商店里的海尔笔记本电脑柜台。
  90多年前的一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即现今“世博会”)现场,一排土里土气的褐色陶罐,默默堆放在棉花、大豆中间,毫不显眼。突然,一个坛子不知被谁碰倒摔个粉碎。坛子摔碎后散发出扑鼻的酒香,使这个原本无人问津之所,引来驻足者众、赞声啧啧。坛子无意中被打碎,使来自中国贵州小小山城默默无闻的白酒,获得了当时世博会的第二等奖——“荣誉奖”(奖项共分六级,依次为“大奖”、“荣誉奖”、“金奖”、“银奖”、“铜奖”和“鼓励奖”),从此蜚声海内外——这就是如今的“国酒”茅台。那一届世博会,中国企业首次由政府组团参加,并且获得了总奖牌数第一的佳绩。
  可惜的是,那个年代中国积贫积弱,战事频仍,“中国制造”虽崭露头角却生不逢时。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逐步安定,中国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经济发展没有真正成为中心任务,“中国制造”仍嗷嗷待哺。
  直到30年前,改革开放打破了另一个“坛子”——不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国制造”才开始真正“生长发育”。

“中国制造”影响世界

  【故事一】
  30出头的小张,不久前买了一台47寸液晶电视。“主要是孩子才一岁,又喜欢看电视。后来听人说,普通彩电容易伤孩子的眼睛。我和我先生商量了一下,就买了这台液晶。”她说。这台液晶花了一万多,相当于小张两个月的收入。
  小张回想起20年前,自己父母家里那台21寸老彩电,“花了4000多块,那可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全家商量了好长时间买还是不买,最后托人才买到的。”4000多块,相当于小张父母两人当时两年的收入。

  【故事二】
  2007年,有一本书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风靡一时。作者是一位家庭主妇兼自由撰稿人,全书是根据她2005年的一场实验写成的——全年全家不用中国货。那一年,全家生活变得糟糕无比:中国产的咖啡机坏了,就没有买新的,因为其他国家的产品太贵了;榨汁机坏了无法修理,因为必须使用中国产的刀片;喜欢做木工活的丈夫再也买不到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是中国产的。一年终于熬过去了,这位家庭主妇在书中写道,“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面对10美元一双的中国童鞋和60美元一双的意大利童鞋,她不得不承认,“我们根本无法拒绝中国的产品”。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外贸飞速发展的30年。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无足轻重;1981年,中国在世界货物出口中所占位次为第19位,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只有1.1%。2007年,中国出口达到12180.2亿美元,蝉联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快速成长。1978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超过9%,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
  “中国制造”的快速成长,为中国积累了一笔数量极为可观的外汇资产,使得中国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保证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有足够能力配置全球资源服务国内经济建设。而在1978年,这一数字仅为1.67亿美元。
  “中国制造”的快速成长,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在1978年至2007年的29年里,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2%,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中国外贸依存度随之跃上了全世界其它大国所无法比拟的高度:1995年就达到了39.7%,近年一直在70%左右。其它大国外贸依存度通常很少达到30%。
  一系列“第一”,更表明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突破年产2亿吨钢铁的生产大国;中国的水泥产量和煤产量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电视机、电冰箱、DVD、空调、摩托车、手机、钢琴、化肥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家具出口国、第一鞋类与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中国已有超过770种制成品出口量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中国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使其每产生10%的增长速度,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
  对此最为直观的描述,莫过于那位美国家庭主妇在书中所写:“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直面“抵抗中国制造”

  【故事三】
  2004年9月份的一个夜晚,在人口仅20万人的西班牙埃尔切市,当地近千名鞋商和制鞋工人,未经地方当局批准,涌进中国温州鞋商聚集的“中国鞋城”进行游行示威,抗议来自温州的鞋子“砸”了他们的“饭碗”,并放火焚烧了16个集装箱的温州鞋。示威者还号召当地人“把进入这个城市里的所有鞋子都烧掉”。事件后虽经包括当地警方在内多方努力所解决,但也给各方留下了深深思索。

  【故事四】
  2007年8、9月份,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连续三次宣布召回中国产玩具,涉及2000万件产品。召回的原因是,玩具产品油漆铅超标和磁铁易被儿童吞服等。一时间,全球诸多媒体聚焦中国玩具制造商,很多人片面地把罪责完全推给中国企业,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而美泰第一次宣布召回时,披露了中国OEM厂商利达玩具公司的名字。不久,利达玩具公司合伙人之一在公司仓库自杀。
  “中国制造”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远非一帆风顺。尽管像前面那位美国家庭主妇那样客观、理性的全球消费者占了绝大部分,但歧视、不公正对待“中国制造”的作法,使“中国制造”的成长殊为不易。
  1979年,欧共体对来自中国的糖精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遭遇的第一起贸易争端案件。
  所谓倾销,是指出口国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进口国市场销售、并对进口国企业造成了损害的行为。为维护本国企业利益,进口国政府对进口产品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视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这个“第一案”,直指“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的最大利器——低价格。“中国制造”的低价格,来自于中国低廉的熟练劳动力、专业齐全的分工配套体系、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等。这一综合性优势,是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中国制造”的低价格,从根本上讲是合理的,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贡献——既使全球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质量较好的产品,又间接地帮助全球主要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降低了通胀的风险,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但是,“中国制造”的低价格,不可避免地对进口国当地产业产生影响。在发达国家,由于各种成本高企,当地同类企业根本无法与中国产品进行竞争,市场不断萎缩,裁员、倒闭现象时有发生。显然,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对此,正确的作法应是,部分国家的政府承认并接受这一现实,并积极帮助本国企业实现结构调整,即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断从本国已无竞争力的产业链中低端,逐步向产业链高端转移。但这种调整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部分国家的利益团体,无视这一现实,反而极力渲染中国产品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夸大“中国制造”的威胁,由此对政府形成政治压力。部分国家政府出于短期政治利益等因素考虑,没有主动引导本国企业的结构调整,而是对“中国制造”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综观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遭遇的种种“抵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反倾销。这已成为“抵抗中国制造”的“常规武器”。中国已经连续十数年是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涉案金额保持在一两百亿美元的高位。
  ——反补贴。随着中国已经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反补贴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与反倾销相比,反补贴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壁垒。以生命健康安全、环保等为由,对进口产品实行苛刻甚至离谱的技术标准,以此把中国产品堵在本国市场之外。迄今为止,中国已有上千亿美元的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
  ——社会责任。近十年来,以“SA8000”为代表的社会责任运动,正成为一种潮流,很容易成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民间壁垒”。
  理论上看,这些手段出发点都有其合理性,也在形式上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在某些方面,如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劳工待遇、保护环境和生命健康等,与中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往往倾向于滥用这些手段,这既伤害了本国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从数十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贸易实践看,抵制“中国制造”的声音和行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这一方面助长了部分国家已经过分的贸易保护主义气焰,更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严重不合理的巨大压力。
  如何应对,已是摆在“中国制造”面前的严峻课题。

转型升级应对“大考”

  【故事五】
  “东莞塞车、世界缺货”这句话,一直是“中国制造”的最好注解。广东东莞的外向型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东莞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如世界上95%的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这个一直熙熙攘攘、车满为患的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的地区,一些工业园区里人去楼空的现象逐渐增加,越来越多工厂大门紧锁,门可罗雀。

  【故事六】
  2008年,“山寨”一词席卷中华大地。其中的典型代表,莫过于类似于“Anycoll”这样的“山寨手机”。其实,“山寨”运动并非新鲜事物。七八年前,如果你到深圳、广州出差,会在当地数码市场发现一些似曾相识、却又匪夷所思的手机品牌,如“NOKLA”等。在一些火车站,很容易发现“康帅傅”或“康师博”牌子的方便面。经过“山寨业者”们多年打拼,“山寨”运动的星星之火,2008年终成燎原之势。
  近些年来,以成本优势立足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受到成本上升的压力。
  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日益显现的影响下,“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迄今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次“大考”。
  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然而,今年中国外贸增长大为放缓,剔除出口价格上涨因素、汇率因素,实际出口增长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这对于已形成对外贸路径依赖的中国来说,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其实,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接连传来外向型企业裁员倒闭的坏消息。可以说,“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正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制造”出路何在

  办法之一,就是要努力转型、升级,逐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提升附加值,向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迈进。最新一届的广交会上,一个现象值得中国企业深思,那就是在全球市场受金融危机重创背景下,传统的、低档的“大路货”生意冷清,而技术含量高、设计新颖的产品并不愁销路。
  然而,转型远非一句话那么简单。比如,提升“中国制造”附加值,就要在打造品牌、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下大力气。但“山寨”故事让我们看到,尽管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政府部门为此采取了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而言,国内市场要真正形成尊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要真正形成有利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条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背景链接

 

  1978年4月20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布。这是改革在工业领域中发出的一个先声。

  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会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使改革能“名正言顺”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1982年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从农村转向城市,工业改革成为中心任务。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涓涓细流”开始滋润饥渴已久的“中国制造”:国有工业企业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转变;工业领域越来越多向非公经济开放;乡镇企业开始在计划体制的“夹缝”中发芽;吸引外资作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的地位得以确立。

  1992年
  “中国制造”成长史上的重要一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以及“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同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制造”成长的各种要素、条件逐步完善,“中国制造”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大河中破浪前行,直济沧海。

  1999年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宣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方向。
  非公经济也以更快速度发展,“中国制造”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按工业总产值计算,1978年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1992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下降到51.5%,非国有企业(包括集体、个体和其他工业企业)占48.5%。

  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于“中国制造”而言,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真正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制造”真正要面对全球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关稿件
· “中国制造”靠什么在危机中海外掘金? 2008-12-01
·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2008-11-25
· “中国制造”可入非洲觅商机 2008-11-17
· 从制造到创造 中国制造业急需“创新突围” 2008-11-07
· 提高劳动力素质应对中国制造挑战之本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