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合作终成空 民族品牌渐消亡
    2008-11-27    本报记者:张琴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重庆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14年前的合资在当时轰动业界,被视为民族品牌发展壮大的典范。然而,双方合作于两年前“不欢而散”,曾占据中国可乐市场近八成份额的天府可乐品牌产品无处可寻,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也从明星企业变成特困企业。近日,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着手向百事可乐“索回”品牌,却面临着诸多法律和现实困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类似的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增多,由此引发的争议与纠纷也逐渐增多。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娃哈哈与达能等纷纷“分手”并陷入品牌争夺纠纷,近期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也引发巨大争议。法律专家提醒,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合作应以双赢为目的,民族企业要学习国际规则,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和规避合作中的不利因素和潜在风险,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断壮大发展民族品牌。

12年合作终成空 民族品牌渐消亡

  上个世纪80年代,天府可乐品牌几乎无人不知。90年代开始,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合作或其他方式收购了当时中国八大饮料厂,天府可乐也是其中之一。天府可乐创始人李培全说,外资当时享受超国民待遇,如所得税只有15%,而我们却是33%,大部分饮料厂亏损,天府可乐也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接受外方合作。
  1994年,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总金额1800万美元,天府可乐将主体厂房、机器设备、核心技术和骨干人员都纳入合资公司,占股40%,百事可乐占60%。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说明合资目的是“生产天府可乐饮料产品和浓缩液”,并“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合资后,由于当时中国对碳酸饮料市场的限制,百事可乐于1995年初向中国轻工总会提出要求生产百事品牌产品,轻工总会文件回复中要求保证天府可乐品牌50%的生产份额。
  然而,12年合作过程中,百事公司却逐年减少天府可乐品牌产品的生产,到2005年时已不到0.5%,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天府可乐的产品。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总经理钱黄说,1994年以前,天府可乐年产值3亿多元,年产量20万吨,年利税6000多万元。天府可乐随处可见,占据了当时中国可乐市场份额的75%,天府可乐集团也是重庆数一数二的集团。而当时百事可乐在重庆一瓶都没有,连摆个展台都是到外地借用的产品。
  这12年,合资公司累计最高亏损达7000万元,中方公司未分得一分利润。到2005年,天府可乐集团连续八年被评为重庆市特困企业,债务高达1.4亿元。2006年,百事可乐提出收购中方公司股份,天府可乐集团由于债务沉重、发展无望,迫于无奈出售了全部股份。至此,百事控股94.4%,只有5.6%的股份为天府可乐集团上级控股公司所有。

天府可乐欲“索回” 百事表态不回应

  针对百事可乐长期未生产天府可乐品牌,出于维护民族品牌以及解决企业现实压力的考虑,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近日着手向百事“索回”品牌。
  钱黄介绍,公司合资前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430名骨干到了合资公司,其余600人拿基本工资,并说好等合资公司赢利后解决其待遇和社保问题。由于合资公司常年亏损以及合作的结束,目前公司剩下的400多名职工长期依靠上级部门救助艰难度日,2006年人均月工资100多元,现在也只增加到300多元,职工生活困难,长期上访,企业压力很大。2006年股份全部转让后,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护稳定和解决矛盾。
  “品牌是我们惟一的生存条件,我们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压力,也为了维护民族品牌,经过研究后决定索回天府可乐这个品牌。我们认为当时的合同具有欺诈行为,而且百事也未履行当时的合同约定和承诺。虽然这是我们的家丑,但我们要外扬,因为我们想重振天府可乐这个品牌,也为后来者提供警戒的教训。”钱黄说。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和证据,也在试图与百事可乐商议索回事宜,但还未联系上。
  已经70多岁的李培全近来辗转奔波于北京、成都各地,为天府可乐寻找“重生”的机会。他说:“本来心都死了,现在好像又有激情了,看到我们当年辛苦打拼的品牌就这么没了,不甘心啊!我觉得天府品牌的市场认可度还在,前几年有好几家大企业希望购买这个品牌,现在仍有不少企业很感兴趣。”李培全告诉记者,两年前出售股份时是索回品牌的最佳时机,但当时有关部门根本没这个意识,提都没提。
  记者致电百事可乐重庆公司,有关人员称不清楚情况。记者随后又与百事可乐集团中国公关总监李女士取得联系,她说:“我们没有接到对方的任何联系信息,也不会对谣言和猜测进行任何的评论。”

“索回”之路多困难 民族品牌需警惕

  对于天府可乐向百事可乐“索回”品牌一事,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教授认为“很难”。他说,天府可乐品牌在合资时已经作为知识产权为合资公司所有,因此其有使用不使用或如何使用的权利。合资公司连续亏损方面,除非合同中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合资双方本来就是风险、利益共担。更重要的是,天府可乐已将股份全部转让给百事可乐,那么合作关系已经不存在,因此其想主张“索回”或其他权利的主体身份都很难得到承认,法院也可能无法立案。
  尽管中国轻工总会在文件回复中曾明确要求“天府可乐品牌占50%”,但并未对年限作出规定,也未对违反将承担的责任及赔偿作出规定。“这就造成现在要求索回或要求其他权利几乎是不可能的。”赵万一建议,现在应由政府部门进行协调,从保护民族品牌的角度要求外方要么履行承诺,要么返还品牌。至于合资公司连续亏损的情况,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变相侵吞或转移资产,否则也很难主张权利。
  近年来,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联姻”不断,从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娃哈哈与达能,再到美加净、小护士、大宝,以及近来引起巨大争议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类似合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李培全表示,跨国公司实力雄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控制了中国市场,而我国的《反垄断法》又是空白,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争论很大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汇源的果汁占中国市场份额的60%,一旦被可口可乐控制,其他同类民族品牌的企业生存空间和条件将十分艰难,包括上游原产品价格可能都要受可口可乐的控制。
  钱黄说,对于民族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为了自身的壮大发展,与跨国公司合作是必要的。天府与百事是个案,也有一些合作实现双赢的好案例。但是对于一些打着合作共赢旗号来消灭民族品牌的跨国公司,民族企业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和防御能力,我国的相关法律也要跟上,避免其钻漏洞,政府要加强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公众与社会舆论也应维护民族品牌的良性发展。
  赵万一说,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民族品牌和跨国公司合资的热潮,但一些国产品牌就此被雪藏了,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获得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证”,进而掌控市场定价权。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民族品牌的壮大发展。比如,民族企业可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民族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销售渠道及对象,尤其是对违约责任及赔偿条款进行细则规定。
  有关专家也指出,外资开放进来的也许是“鲇鱼”,也许是“鲨鱼”。外方更注重市场占有率的长远性,也熟悉国际规则和相关法律,对于还很弱小、缺乏经验的民族企业而言,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外方变相侵吞,不仅获利甚少,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和企业效益。

背景链接

外资收购中国饮料业大事记

  截至目前,我国原有的八大饮料厂全部被外资收购,包括北京北冰洋、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青岛崂山、武汉大桥、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洲和上海正广和。外资碳酸饮料在我国市场占有的份额达到90%,法国达能公司近年来先后收购了中国饮料行业10强企业中娃哈哈、乐百氏、正广和等公司股份,占据了中国纯净水饮料市场很大份额。
  在外资收购的饮料中,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市。乐百氏在1999年的销售额还有20亿元,在2000年被达能收购后,2005、2006年亏损均过亿。达能控股上海正广和后,其市场份额也逐渐萎缩。光明乳业与达能长达15年的合作结束,达能将股份出让给光明乳业的两大东家上海牛奶集团和上实控股。之后不久,达能与蒙牛的合作也宣告结束。此外,达能与娃哈哈的品牌之争逐渐升温,目前已分别向国内外相关机构提起纠纷仲裁。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及汇源果汁联合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这一价格约为公司市价的3倍,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这一收购案如获批准,将是迄今为止最大一宗外资企业全资收购国内企业交易。在此消息公布后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国内某门户网站的投票调查显示,接近三万人、高达82.44%的比例,反对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其中83.55%的人认为,这样的收购涉嫌外资消亡民族支柱企业,超过半数的网民还表示,不看好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张琴)

  相关稿件
·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投入运营 2008-11-24
· 民族品牌携手国际时装设计大师 2008-11-19
· 俄罗斯庆祝民族团结日 2008-11-06
· 50年民族区域自治 广西经济总量翻了5.4番 2008-10-29
· 甘肃积石山:铺就民族致富路 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