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难提积极性 存粮意识趋淡化
山西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和安全有隐忧
    2008-08-12    本报记者:晏国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农业专家认为,种粮比较效益过低、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隐患。

  当前各地夏粮收获和秋粮复播工作已告一段落,全国夏粮产量也连续多年增加。但记者在山西一些粮食主产区调研时了解到,在粮食生产和地区粮食安全方面还面临着农民担心丰产不丰收、种植积极性不高,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以及农民存粮习惯淡化等隐忧。

农民担心丰产不丰收 种植积极性提升难

  运城市是山西省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省总产的四成以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农资涨价幅度过大、种植成本提升等原因,运城一些麦农担心丰产不丰收。
  夏县水头镇西下晁村村民张军胜今年种有3亩多小麦,预计亩产能达到200多公斤,比去年增加二三十斤。他说,今年种一亩小麦投入在280元左右,其中需要浇一次水,费用为50多元;需要使用一袋复合肥和几十斤尿素,费用为150元;连种带收的农机费用为70元。由于化肥、水费等成本比去年增加了二三十块钱,就算后期小麦价格能涨到8毛钱一斤,每亩小麦也只能挣四五十块钱,与去年基本持平。
  粮食种植效益过低,也使得部分农民种植积极性低落。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农科站站长李效英说,种小麦投入大、产出低,基本没什么利润,家里有劳力的农户开始转种经济作物,劳力少的就出去打工,小麦种植副业化、兼业化问题比较突出。
  夏县水头镇西下晁村村民文勇说:“一亩地如果能净挣三几百块钱,农民种着还有点意思;如果基本持平,种地就没意思了。现在村里年轻力壮的农民都愿意出去打工,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打一天工能买一袋面,够一个月吃;打一个月工就能把一年种几亩小麦的钱全挣回来。”
  农民种植积极性提升难引起一些基层农业干部担心。运城市农技推广站站长李元收说,虽然目前没有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但很多地方农民种小麦是“种收两见面”,中间管理跟不上,对小麦产量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粮食安全。
  盐湖区南城街道办西姚村村民焦尚武种了4亩小麦。他说:“地少产量低,小麦种植管理起来也就没甚意思。去年种小麦下了几百斤肥料,谁知道赶上个灾年,基本没什么收成;今年小麦形势好,我又没下多少肥料,产量也不太行。反正也不指望它赚钱,种得够自家吃就行。”

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明显 地区粮食安全现隐患

  山西省粮食局局长姚高宽说,当前全省粮食生产和安全面临的隐忧还表现为,耕地和粮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由于城镇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因素,山西省的耕地面积和粮田面积有明显减少趋势。全省1952年粮食播种面积7317.1万亩,1978年为6583.9万亩,1998年为4945万亩,2006年则下降到4686万亩。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全省粮食消费的总量却不断增加。2003年全省粮食消费量为108.2亿公斤,2004年为112.5亿公斤,2006年达到115亿公斤。
  运城市历史上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商品量占全省的70%左右,每年可向省内提供商品粮四到五亿公斤,但这一状况近年来明显改变。有关数据显示,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由1997年的681万亩降至2007年的461.3万亩,总产由16.6亿公斤降至7.3亿公斤。
  盐湖区是运城市的小麦主产区,2000年以来,小麦播种面积也逐年缩减。区农业局局长孙运法介绍说,面积由2000年的56万亩降至2007年的33万亩,总产由1.18亿公斤降至5041.1万公斤。
  一些农业专家分析认为,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除了长期以来,社会对粮食安全意识普遍淡化这一原因外,主要原因是种粮成本增加、粮价低迷,导致种粮比较效益过低,无法满足农民增收愿望。多数农民对小麦生产有所放松,不断调减小麦种植面积。
  盐湖区农业部门对当地水地作物调查显示,2002年小麦亩纯收益为158元,大田蔬菜亩纯收益为1020元,棉花亩纯收益为1030元,苹果亩纯收益为735元;2007年小麦亩纯收益为280元,玉米亩纯收益为424元,大田蔬菜亩纯收益为1800元,棉花亩纯收益为1113元,苹果亩纯收益为2000元。区农技推广站站长王跃进说,调查表明,小麦经济效益远低于其他作物,甚至出现细粮粗粮效益倒挂现象。与此同时,近年来小麦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差距不断扩大,种粮比较效益过低。
  记者近日在夏县水头镇西下晁村的近百亩田地上看到,入眼处多是大片的果林和玉米,麦地只是零星地分布着。村民张军胜说:“过去这一带全是成片成片的麦子,每家每年能收两千多公斤麦子,现在每家只能收二百多公斤。我自己家有10亩地,以前全种麦子,现在有7亩种了玉米、棉花、辣椒和果树。”
  基层农业专家认为,种粮比较效益过低、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隐患。王跃进说,2007年盐湖区有63万人口,如果按城乡人均年消费原粮200公斤计算,共需小麦1.26亿公斤,而当年全区粮食总产只有5041.1万公斤,缺口近一半。

农民存粮习惯淡化 “藏粮于民”难实现

  记者在运城、长治等粮食主产区调研了解到,近年来这些地区农民的存粮意识日益淡薄、存粮习惯日趋淡化,“藏粮于民”很难实现,如遇灾年,一些农户将出现粮荒。姚高宽说:“农民既不种粮又不存粮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在小麦主产区出现了不少无粮乡、无粮村、无粮户,吃粮主要靠买,农民成为‘市民’的现象日趋加重。”
  运城市粮食局和盐湖区农业局都曾对区域内农户存粮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两次调查均显示,目前当地农户总体存粮偏少、农户存粮习惯逐渐淡化,少存粮和不存粮的农户在增多。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存粮总体偏少,农户自留粮只能满足口粮消费。运城市粮食局的调查表明,小麦是全市农民的主要口粮,全年人均小麦口粮消费为241.23公斤,每月人均口粮消费为20.1公斤。2006年11月底,人均自留粮存量只有144.19公斤;2005年和2006年自留粮人均余量只有20.17公斤和17.94公斤。
  盐湖区农业局的调查表明,今年3月中旬,被调查的4862位农民共存粮48.6万公斤,人均约100公斤。除去交给馍铺和面粉厂的存粮,家中实际存粮只有34.9万公斤,人均只有71.8公斤。
  二是农户存粮不平衡。运城市粮食局的刘运法说,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县与县之间、县内各乡镇之间人均存粮量相差较大。以2006年11月底存粮量为例,稷山县人均存量为181.79公斤,永济市人均存量只有60.24公斤;在垣曲县内,华峰乡人均存量为165.22公斤,古城乡人均存量仅有43.14公斤。
  三是农户存粮于个体加工企业有一定风险。部分农户在粮食收获后,为了个人方便,将其存放在附近的个体面粉厂或馍铺内,有些地方存放比例甚至达到10%以上。王跃进说,今年3月中旬,被调查农户共存粮48.6万公斤,其中交馍铺或面粉厂13.7万公斤。这部分粮食已作为面粉厂周转粮,实际上多数已不存在。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农户存粮减少,除了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等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农民存粮意识淡薄。夏县水头镇西下晁村村民卢彩花说:“现在我们存粮的很少,最多留个口粮。如果不够了,就去村里的面粉厂、馍铺买着吃。反正有钱就能买到,咋也饿不死人。”

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粮食补贴长效机制

    地区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和安全面临的隐忧,山西相关人士建议,应当采取强化粮食生产激励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维护地区粮食安全。[全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