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政府能否“放手”?
    2007-10-26    本报记者:彭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九届高交会17日在深圳闭幕,惯常强调政府做了多少事情的深圳市此次却一反常态,称政府正在学会“放手”。这使得“中国科技第一展会”的市场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娱乐机器人在高交会上吹奏萨克斯管。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曙光初现:有一种学问叫“放手”

  一个月前,有心的记者就发现,往届高交会报名工作都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办理的,而今年却统归高交会交易中心。在此前的深圳行政体制改革中,高交会交易中心已经不再是政府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化运作。
  参加过历届高交会的工作人员、高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贸工局局长王学为告诉记者,九年来高交会的规模越办越大,而政府投入却在逐年减少。1999年首届高交会,深圳市的投入不少于一亿元,去年第八届高交会,深圳市只投入了1000万元左右,其中主要是接待费用。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高交会正呈现出政府投入递减与展会产出递增并存的喜人现象。
  典型一例是海外展团的招组展工作。组委会利用海外中介机构的力量,委托其开展招组展工作,韩国、美国、奥地利等地都采取这种与中介机构联合招展的市场化模式,掀起空前的参展热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参展规模逐年扩大,已取得巨大成功。
  在高交会筹备方面,组委会早就采取了营销的市场化模式。近几年,高交会的全球招组展网络逐步完善,目前国内已有近10个办事处,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也设立了代理机构。在法国,组委会利用当地专业协会的全球营销网络推介高交会。
  由于在市场化、专业化方面的积极探索,高交会逐渐得到了市场各方的积极认可,无论是从展会规模,还是参展商人数,都是逐年增加。尽管从第五届高交会开始,就不再公布具体成交数额,但可以肯定的是高交会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一位客商在高交会上试用一款高清晰度红外线夜视仪。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政府主导的办展模式容易“摊大饼”

  据记者调查,尽管高交会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与汉诺威等国际性展会相比,高交会仍然带有比较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这主要体现在高交会仍然需要各部委采取发文、打招呼等方式,组织各省市企业参展。在高交会举办之初,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展会的规模和层次,但如果长期不加改革的话,就完全与高交会的市场化取向背道而驰。
  深圳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由于采取政府主导的办展模式,高交会组委会已经出现了“摊大饼”现象,主办单位越来越多,工作效率越来越低。首届高交会的主办单位只有五家,在办会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部委增加进来,目前高交会的主办单位已经达到11家。这固然增加了高交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但由于主办单位太多,仅仅发一次文,获得各个部委的认可,就要消耗很多时间,组委会的工作效率无形中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这一弊端,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表示,高交会应该将办展办会的各个环节,尽量交给中介去做,改革组委会的运作模式,提高效率,同时办展时应更多考虑市场性因素,争取早日“断奶”。此外,在专业化方面,高交会固然做了很多探索,但与市场的需要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目前,高交会组委会提出充分利用高交会平台,借助高交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1+N形式引进和培育高交会专业产品展的发展新思路。“1”即10月份综合性高交会,“N”即其他时段的市场化专业分会,“1+N”即以10月份综合性高交会为主体,其他时段的市场化专业分会为补充。从几次专业展会的效果来看,这应该是高交会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高新技术类展会需要统一清理规划

  从国内的情况着眼,各地蜂拥而起的高科技展会出现的重复办展和无序竞争,也给高交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内高科技类展会有9月北京科博会、10月深圳高交会、11月重庆高交会,再加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些展会时间比较集中、内容比较相似,互相争夺客源的情况时有发生。
  王学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展会的密集程度实际上反映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发展态势。但现在从全国的形势来看,确实出现了展会过多过滥的情况,这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出政绩,主观意愿不符合实际造成的。
  王学为说,以他的经验,会展经济有个“七年之痒”:头一年,政府热情很高,该投入多少丝毫不在乎;然而办过几届后,政府的热情就会减退,大家就会反思展会还要不要办下去。这个时候,受企业的欢迎程度就成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好的展会收费很高也有企业挤进来,不好的展会贴钱给企业他也不干。以华为为例,为参加世界电信展,企业每年都要花费一亿元以上,但还是要去。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展会目前已经进入分化的关口。
  王学为表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利用这一时机,对各地举办的展会进行清理,一些不受企业欢迎、劳民伤财的展会应该取消,一些重点的、有前景的展会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全国会展经济的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这在现阶段是客观需要的。

  相关稿件
· 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吸引归侨创办高科技企业 2007-10-24
· 自主创新提速高科技产业 2007-10-22
· 安捷伦科技亮相第十二届北京分析测试展 2007-10-19
· 创新灵感诠释“科技奥运” 2007-10-19
· 瞄准中部磷矿开发 西部矿业增资西矿科技 200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