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010-04-27    作者:张哲    来源:经济观察网

    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成效。然而,中国仍然有很多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十二五”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中国的环保问题?就此,本报对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进行了专访。
  经济观察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曾提到“十二五”减排的思路,他提出会将氮氧化物和氨氮两项污染物纳入减排指标,为何要将这两项污染物纳入指标?
  赵华林:氮氧化物主要指的就是空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城市大气中的这些气体大多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比如烧煤、燃油等等。空气中除了供我们呼吸的氧气外,还有大量的氮气,只要有接触空气的燃烧行为,就会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具有毒性的气体,会造成酸雨以及生成光化学雾。同时,还会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容易让我们染上感冒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有关氮氧化物的控制目标,这些气体的产生来自于多个方面,并不是简单的工业治理就能解决的,但是工业治理仍是削减氮氧化物的重要方面。
  电厂的脱硝对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通过环评进行源头控制,促进电厂脱硝设施的建设,没有脱硝设施的环评就通不过,新项目不能上马。其次在脱硝方面,我们也在研究对电厂进行补贴,但是补贴的脱硝电价不会超过目前的脱硫电价,大约会在8厘到1分之间。
  除了电厂外,水泥业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进行氮氧化物治理的行业,之前由于立转炉污染排放高不达标,大部分企业改造成了回转炉,虽然改造后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了,但是由于进风量提高,也就是在燃烧中进入了大量的空气,这些炉的氮氧化物排放大大超出了控制范围,因此下一步也会加强对这一行业的控制和治理。
  工业氮氧化物的排放大约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约三分之一的排放来自于汽车。随着“十二五”减排指标的下达,各省市都会出台对黄标车的限制和淘汰机制,同时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并将燃油标准与汽车排放标准不同步的问题作为重点加以解决。
  刚才说了空气中的污染物,氨氮则是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因子,还直接毒害水里的鱼等生物。氨氮污染同样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比如人畜粪便里面有,化工、冶金、炼焦、鞣革、化肥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里面也都含有这一物质。下一步我们会对这些行业的污水处理进行重点研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均实行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
  经济观察报:我们看到在湖南等地发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何没有将这些污染物纳入到约束性指标?
  赵华林:上面提到新增的两种污染物,是全国普遍、大面积、大范围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除了这些主要的污染物外,我国的确还存在着重金属、POPS等等一系列的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区域性的特征,需要针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区域进行单独的治理,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总量控制。
  具体的总量指标和减排比例,将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容量、排放基数、排放强度、工程削减能力和各地GDP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测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筹部署,最终确定合理的数值。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总量控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赵华林:我们提出要搞总量控制,先算清污染物的总量,再进行持续的有明确考核指标的减排,才能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使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实际上就是对污染物实行目标总量控制。在“十一五”,我们提出了减排10%的目标,如果“十二五”和“十三五”我们分别再减排10%左右,到 “十三五”末就能达到减排30%甚至以上的减排目标,环境就会得到明显改善,就可以实现按环境容量进行总量控制。
  “十二五”期间,我们最关注的就是用环保减排指标来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可以说环保优化经济增长。
  任何不适应环保绿色高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结构,都会被取代。环境保护将在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此外,我们还会在税费方面加强对环境污染产品和企业的控制调节。

  相关稿件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发展低碳经济不能脱离国情 2009-09-25
· 2009环境保护发展论坛举办 2009-08-19
· 八大重点环境保护工程总投资3336亿元 2009-06-19
· 环境保护部暂停审批一批违规项目 2009-06-12
· 环境保护部反驳“绿色环评通道滥用” 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