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2010-01-04    作者:严凯    来源:经济观察报

  由于受到国内同行的低价竞争,国内薄膜光伏巨头新奥集团在光伏领域明年的目标就是加快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并更加关注国内市场。
    事实上,不仅新奥集团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在被掐断了90%以上的国外销路后,经过一轮洗牌幸存的光伏企业已经悄悄地转战内地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2010年,可再生能源领域更加应该受关注的是光伏行业国内市场的开拓。
  但问题是,光伏行业原本就被质疑产能过剩。在政府年初的刺激下,光伏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开始暗战,新的项目纷纷上马,这势必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并网电价即使能够降到1元/千瓦时,依旧远远高出煤电的价格,国内市场该如何开拓?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预测称,成本太高是目前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短期还不具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转战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的光伏行业一直是“三头在外”,即市场在国外、主要的原料在国外、主要的技术在国外。
  这就造成了国内的光伏企业对国外的高度依赖。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称,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98%以上用于出口。2007年国内高纯硅材料产量1130万吨,仍有90%进口,预计2008年国内高纯硅产量仍需75%进口。
  于是,在金融风暴的摧残下,中国光伏企业2008底倒闭了350家,只幸存约50家,众多企业被提高准入门槛的国际市场淘汰出局。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公司发现在国外很难拿到订单了,即使是像无锡尚德这样的龙头,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也仅仅为0.6%,原因是库存太大。
  于是,2009年3月份,中国政府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以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内的光伏产业。孟宪淦说,从三季度开始,国内的光伏产业开始好转,无锡尚德的订单甚至多的接不过来。
  业内专家估计,目前中国有16个省的33个多晶硅项目在建或拟建,预计产量将达14万吨。
  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称,国家对国内太阳能建筑给予专项补助,将直接刺激中国光伏业发展,尚德正积极参与内销,迎接大规模国内应用时代到来。
  12月22日,无锡尚德成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公司从2010年开始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实现对整个中国地区业务的拓展。
  新奥光伏也开始更加关注国内市场。10月份,新奥光伏成为曹妃甸绿色生态城太阳能电动车光伏充电站的供应商;11月份,新奥光伏中标了上海世博会沪上生态家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相关稿件
· 光伏产业“过剩”争论背后的政策缺位 2009-11-25
· 全球光伏产业复苏加速 2009-11-25
· 阿尔及利亚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将投产 2009-11-24
· 拉萨将建太阳能光伏发电 2009-11-20
· 中投55亿港币投资光伏产业 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