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环比下降有助防通胀
    2009-11-12    作者:苏利川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降幅进一步缩小,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徐连仲认为,进入第四季度,价格运行将进入下降之后的平稳回升阶段。这种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回升是正常的,对此不必过度担忧,更不必过度宣扬通货膨胀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8%,比上月降幅缩小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710亿元,同比增长3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元,同比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
  “CPI环比的下降出乎很多人的预料,PPI环比虽仍在上升,但同比降幅还是比较大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整个物价水平还是低位运行,从数据表现看,当前我们不存在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
  盛来运表示,这主要由食品价格下降引起。10月份,正是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充足的市场供给为整个食品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季节性因素消除以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价格也许会出现新的变化。”盛来运提醒说。
  “由于我国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态仍然存在,因此真正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针对目前存在的通胀预期,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分析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抑制不合理需求,这也有助于防止通胀预期变成现实。
  对于CPI今后的走势,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CPI一致合成指数降幅趋缓,呈现触底迹象,预计CPI将在今年年底触底后开始回升,通胀预期持续加强,但信贷仍将维持高位。中金公司预测也显示,10月份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继续强劲攀升,出口同比降幅进一步缩窄,通缩压力继续减轻。CPI可能于11月份转正,之后将一直维持高位,在未来半年内通胀将呈上升趋势。
  徐连仲预计全年CPI将下降0.8%左右。他认为,外需的大幅度下降,将继续拖累我国经济复苏的进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加剧我国部分行业和领域供大于求的矛盾,从而抑制价格的回升。
  相关稿件
· 李扬:物价小幅上涨不是“洪水猛兽” 2009-11-06
· 刘世锦:明年宏观调控可取增长和物价“双稳”方针 2009-11-06
· 三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程度继续减弱 2009-09-25
· 8月物价或继续告负 投资仍将高增长 2009-09-08
· 街头看物价:居民称未感到通胀气息 20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