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打响品牌大战
    2009-06-08    李画    来源:国际金融报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年轻人在金融理财方面渐成社会主体等因素都将使得电子银行迅速发展。电子银行能够帮助传统业务提升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可以使用电子银行交易作为选择银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记者昨日从光大银行了解到,按照网点替代率计算,该行目前共有426家网点,其电子银行承担了166家银行的工作(网点替代率)。近年来电子银行的普及和应用,催生了一场电子银行品牌营销大战。

  高成本是中小银行短板

  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处长张晓红对记者表示,光大银行“E路阳光”将“易用”作为自己的特色吸引客户。除光大银行,工行也将网银的卖点定位于操作方便,即“口令卡使电子银行大众化”。侧重安全性的银行有建行和兴业银行,前者强调“防不专业的用户却不防小人”,后者称“最安全的不是手机”。而最早设立电子银行之一的招商银行兼顾两者,称“安全性和易用性的博弈”。
  近年来,以光大、民生和中信银行为代表的一批中小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异军突起。张晓红说:“依托优势客户资源,四大商业银行毫无疑问占据了电子银行发展初期的潮头。但未来电子银行市场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讲,因网点、客户等条件制约,更加关注网上银行,其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也更加灵活。”
  不过,对外经贸大学银行管理系主任何自云表示,“高成本”是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的短板。以我国电子银行领先地位的工行为例,其优势在于大额的中间业务交易量使其能够投入巨大资金进行系统开发,并能迅速收回成本。但对中小银行而言,一方面资金投入量有限,另一方面没有巨大业务量作支撑,成本回收时间较长。

  市场空间待挖掘

  艾瑞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08年底我国个人网银用户覆盖数达6474.5万,同比2007年增长了33.7%,约占网民总数31%。仅与发达地区相比,挪威和芬兰两国的网上银行用户占网民的比重达70%-80%,瑞典为60%-70%。这意味着,中国电子银行用户的网民比例尚不及外国的一半,市场增长前景广阔。
  “我们相信,3G时代将会给电子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光大银行专门制定了一个3年品牌营销计划,争取能够达到国内一流电子银行水平。”张晓红说。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年轻人在金融理财方面渐成社会主体等因素都将使得电子银行迅速发展。”何自云说。一方面,目前电子银行还不能处理贷款、存款等交易,另一方面,电子银行客户多为习惯使用电脑的年轻人和高级知识分子,而普通消费者仍选择使用传统的银行业务方式。不过,电子银行能够帮助传统业务提升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可以使用电子银行交易作为选择银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安全性”有过度解读之嫌

  今年“3·15”晚会,电子银行安全性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事实上,揭开电子银行的神秘面纱,安全性存在被过度解读的嫌疑。以光大银行为例,该行采用的手机动态密码、CFCA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多重加密、防伪信息认证、附加码、密码控件、限额控制、错误次数控制等安全防范措施,都能够确保用户网上操作的安全私密。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网银安全专家曾表示,网银安全是网上银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何自云认为,安全性已基本得到解决,网银出现安全问题,大多是因为客户自己丢失密码,或者客户电脑被黑客进入。银行系统本身安全已得到保障,不需要过分担忧。“但银行在教育客户注重方面做得不够。”他补充到。

  相关稿件
· 下调网银手续费银行揽客再出招 2009-06-05
· 民生银行与江民科技战略合作护航网银安全 2009-04-10
· 申万巴黎非货币类基金参与工行网银活动 2009-04-10
· 工商银行网银优惠华夏基金申购费率 2009-04-02
· 兴业银行日前推出企业网银自助基金交易 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