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坏账风险明年或集中爆发
    2008-11-20    作者:赵怡雯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有赖于银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高。发展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不失为一个良策,这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成功运行的先例
  “2009年对银行业来说,将会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前期的坏账会在明年反映到账面上,而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估计要到12至18个月才会产生到账效果。”昨日,新华财经资信评级部门发布了《200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报告——宏观环境篇》,新华财经副总裁陈松兴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明年银行业发展前景作出上述预测。

短期堪忧 中期乐观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陈松兴认为,虽然我国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现阶段已对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银行贷款增速开始下降,贷款质量有恶化的趋势,贷款组合中占比较大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资产质量下滑尤其令人担忧,零售业务也出现放缓的迹象。
  不过,报告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表示乐观。陈松兴指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使政府更具有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同时,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仍然存在相当的调整空间,政府出台的各项措施将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这将为银行的发展提供较为良好的基础。但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落实密集出台的多项措施尚需时日,银行必须在此过程中遵守严格的信贷标准,以免造成新的不良贷款。”

需多渠道防范风险

  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报告指出,中小企业受损给银行业带来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有限,因为它们历来不是中资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放贷重点。对此,陈松兴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还有赖于银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高。发展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也不失为一个良策,这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成功运行的先例。通过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可以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直接降低,办理意愿提高。”
  目前,在宏观经济调整的背景下,银行提升信用状况将主要依赖于其借助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改善管理水平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及银行利差空间的可能压缩,银行业有必要寻求差异化定价能力的突破,并逐步拓展中间业务渠道,扩大手续费及佣金等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提高盈利质量;银行业也应借助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之机,扩大对基建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实现贷款组合的多元化,增强经营的稳定性和抵御经济周期性变化的能力。

混业经营不可过急

  最后,报告还探讨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给金融监管体系所带来的启示。报告强调,中国监管制度的实施不仅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例如,对于混业经营问题,其实施不可操之过急。
  新华财经建议,在金融分业监管的基础上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这一方面能够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对整个金融业进行规划和协调,保证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能够相互链接和流通,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业务的出现,有必要走在金融业发展的前面,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结构即将改造之际,中国在监管上的调整,意义尤其重大。

  相关稿件
· 上海银监局:促进上海经济银行业义不容辞 2008-11-19
·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潜力有多大 2008-11-19
· 天津银行业积极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2008-11-19
· 银行业: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是利好 2008-11-11
· 银行业: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是利好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