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变相投资“迂回”试水房地产
    2008-08-21    作者:张颖    来源:国际金融报

  “尽管有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呼声,但目前大局不允许,保险资金就不会进。”面对众多询问和传言,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孙建勇昨日表态。
  相比之下,保险公司的态度耐人寻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经参与或有意参与房地产投资的保险公司不在少数。

变相投资  游走政策边缘

  一边是“明令禁止”,一边是高额回报,保险公司将如何选择?答案是:变相投资,曲线试水房地产行业。
  前两天,记者收到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一封邮件,内容是:公司搬迁新址。根据泰康人寿有关人士的说法,此次搬迁是租约到期的无奈之举,并没有任何投资性行为。
  不过,记者从业内人士处独家获悉,7月以来,有多家保险公司通过房产中介完成了租赁办公楼的交易。比如,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投资公司以每天10-11元/平方米的价格,租下了陆家嘴地区时代金融中心4200平方米的办公楼;美国友邦保险则用低于市场30%-50%的价钱,拿下了原长房国际整幢楼。
  随即,记者拨通了上述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的电话。大部分被访者表示,租赁写字楼是为了满足公司自身业务的发展和扩张,并不是所谓的投资房地产。
  对此,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规模的确有了很大发展,但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写字楼需求。租赁、购买自用物业是保险公司“打擦边球”式的投资房地产。他进一步分析到,保险公司在租赁或购买写字楼时,往往能够获得比较优惠的价格。一段时间后,保险公司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转租或转卖,从而赚取差价。
  相对一些保险公司只能通过购买自用物业“打擦边球”式的投资,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信托的投资路径曲线试水物业投资的模式更加大胆。
  今年5月,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信托投资18亿元对成都一环以内核心地带的3个项目进行改造,投资建设酒店、写字楼等综合性物业。自2007年起,平安信托已相继接手了多家星级酒店、假日酒店的投资项目。

监管太难  尚无法规约束

  “保险公司不惜‘违令’投资房地产,是基于高额的投资收益。”市场分析师指出,从长远看,房地产投资收益相对股票投资较为稳定,符合保险公司稳健投资的原则。尤其是在一、二级市场投资收益渐走“下坡路”的压力之下,保险公司会更多选择每年具有10%左右稳定投资回报率的商业地产,维持投资收益率。
  不过,大部分业内人士并不赞成保险公司这项“逐利”的投资。多位保险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保监会的支持:“对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说‘不’完全可以理解。对于追求稳健投资收益的保险公司而言,投资房地产风险太大。”尽管楼市行情近年来持续看涨,但风险确实存在。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同时指出,保险公司通过租赁、购买自用物业“打擦边球”式的投资,或通过集团旗下信托、资产管理子公司直接投资,给保监会的监管造成不小的困难。尽管保监会已经意识到,有部分保险资金“涉嫌”投资房地产,但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保险公司的这项行为进行约束。

  相关稿件
· 保监会:"敦促保险公司减持A股"报道不实 2008-08-20
· 养老保险全国转移接续的新思路 2008-08-20
· 保险业不动产投资将"开闸" 2008-08-20
· 保监会紧急摸底保险业房地产投资 2008-08-19
· 山东严禁保险营销员组织产品说明会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