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员: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
    2008-04-15    作者:王俊秀 王梦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行善。”4月13日,在由民政部慈善事业办公室和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慈善大讲堂”上,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做总结发言,题目是:人人可慈善。
    近几年,我国从政府、社会组织到个人参与慈善的热情都很高,各类基金会和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2007年底,各类社会组织已有38.06万个,其中各类基金会1369个,比1988年增长86倍。据统计,2007年慈善捐赠总额超过223亿元,王振耀非常乐观地对记者说,今年的捐赠总额还将超过这个数字。
    王振耀说,中国的慈善事业有了大发展,全社会参与投入慈善事业的热情急剧高涨,慈善和公益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但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去中国的慈善事业是由政府来主办的,大的基金会都是官办的,慈善事业仍以政府为主导。”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东平说。
    从事慈善事业20年的徐永光介绍,目前,我国此领域的人力资源构成仍很单一,基本以退休、转制的政府公务人员或有公益理想的精英阶层为主,青年较“稀有”,从长远看,这可能导致慈善事业缺乏活力、后劲和创新精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观念上的,也有现实的。”他表示,由于慈善一直都与捐款、义演、义工等行为连在一起,所以不少年轻人认为它是有钱人、有闲人才有能力做的事情,暂时与己无关。加之身在校园或刚出社会的青年,自身也要应对不小的生存压力,因此难免无暇顾及慈善二字。
    王振耀司长指出,当务之急是要推动社会形成一种“理性慈善”的氛围,促进从“人人都慈善”到“人人会慈善”的转变。
    如何推进理性慈善?王振耀表示,要建立一套更加法制化、透明化的慈善机制,增加慈善的针对性和追踪监督力度。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认为,最根本的是建立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依法推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稿件
· “善客”让“网络慈善”成为生活常态 2008-03-19
· 做个“善客” 让“网络慈善”成为生活常态 2008-03-19
· 王梅珍代表:慈善不仅仅是捐款捐物 2008-03-17
· 中华慈善总会为雪灾筹款8000余万元 2008-03-12
· “慈善超市”一物三价 200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