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异常企业超过600家
    2007-03-15    记者:王进    来源:《中国证券报》2007-03-15 A10版

  商务部昨天(14日)发布了为业界广泛期待的《2007年度输欧、输美纺织品第二次协议招标公告》。公告中,去年备受争议的“部分企业对欧美出口统计业绩异常”问题,得到纺织品招标委员会的进一步核实,该委员会认定,去年对欧美出口统计业绩异常的企业共有626家,其中对欧盟出口企业267家,对美国出口企业505家。

五个地区“异常企业”最集中

  委员会表示,“部分企业的海关统计业绩与中英文许可证发证数据、中国海关报关反馈数据或欧美海关清关反馈数据不相吻合,影响了正常的出口秩序”。
  对欧美出口统计业绩异常的企业中,广东、四川、浙江、上海、江苏、黑龙江六省市最多,占“出口业绩异常”总企业数的94.4%。而广东深圳、四川成都、上海浦东、浙江嘉兴和浙江杭州五个地区为出口业绩异常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占总数的76.3%,其中深圳企业在所有626家“异常企业”中占391家。
  因此,商务部决定,将按新方法重新计算企业出口业绩。当天即有多家企业致电中国第一纺织网,表示《公告》中的《企业出口业绩名单(采用海关统计)》中数据低于企业手中掌握的出口业绩。

出口暴涨“玄机”

  去年深圳出口总额达1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两倍,令业界震惊。第一纺织网据海关数据统计的2006纺织品服装出口百强市中,深圳占首位,它凭暴涨业绩不仅超越了杭州,还在出口总金额上压过了上海这样的直辖市。2006年上海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14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9%。而深圳则为1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5%,其中纺织品出口1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6%,服装出口146.2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82%,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服装的超常增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针对这一数据曾表示,这一高增长存有异常成分。他担心,如此快速增长的同时可能引起更多贸易摩擦。
  据报道,中纺商会2月13日在北京表示,深圳服装出口激增现象属于“在利益的驱动下骗取配额”。此前,由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组成的中央调查组,赴深圳就服装出口激增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在17家受调查企业中,只有1家属于正常出口。

招标制度有提高的余地

  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龙生昨天告诉记者,商务部去年9月改革了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将纺织品出口配额招标形式由公开竞标改为协议招标,而配额分配则与出口业绩挂钩。在这种纺织品配额分配政策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配额,有把业绩做大而虚报出口的动力。因此,他建议修改现有的配额分配办法。比如,在规范企业投标资格的价格区间上,可以去年1—12月份某产品全国出口平均价格的1倍作为基准价,超过该价的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可自行申报和解释。“但这些改革提案肯定赶不上今年的招标了,要看2008年了”。
  第一纺织网总裁樊敏则认为,现有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对纺织品配额的配置依据是各出口企业的实际出口业绩,因此离不开准确、完整的海关统计出口数据。但此次招标公告中的出口数据似乎并不完整,如广东仅有广州、深圳、韶关地区的出口数据,出口大市东莞、中山等均无数据公布。

  相关稿件
· 国家级纺织创新服务平台“落户”江苏锡山 2007-03-12
· 纺织业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2007-03-02
· 纺织业:文明生产 不做血汗工厂 2007-02-13
· 长期处于被动 中国纺织品话语权正在失去 2006-12-15
· 纺织产品分三类 购衣请认清"安全标" 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