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人口和工业向新城迁移
    2006-12-07    本报记者:于祥明    来源:《上海证券报》2006年12月7日10版

  “舒解中心城区功能,鼓励人口和工业向新城迁移,启动新城建设……”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意在打破行政区划,“求解”资源向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大城市病”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难题。

协调发展区县间及周边

北京拟在顺义、通州和亦庄建设新城郭晨凯制图
  北京市发改委区县处负责人表示,“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规划的基本理念,其基本思路是,从北京城市功能升级调整的要求出发,寻找各功能区域的新定位。
  据此,北京市将重点构建“二大发展带、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具体而言,北京将建设东、西部两大发展带,以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形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等四大城市功能区;重点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金融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
  北京市发改委区县处负责人表示,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北京市还将加强各个功能区域的相互联系。

鼓励人口向新区迁移

  据介绍,当前北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地域相对狭小,发展空间有限以及多种功能高度集聚造成严重城市病等问题。为此,规划中提出舒解中心城区居住产业功能的思路。
  针对城市功能拓展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规划提出鼓励人口和工业向新区迁移的思路。并且,规划还提出启动顺义、通州和亦庄重点新城的建设,以分担市区的功能等设想。

打破行政区划利于资源配制

   据了解,此规划是北京首次打破行政区划编制的一份区域经济规划。对此,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领表示,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规划并不会对现行行政区管理带来冲击。
  相反,薛领认为,打破行政区划规划是北京提升整个竞争力的需要。
  “经济越发展,对资源配制的有效合理要求越高。”薛领表示,各区县可以更加明确自身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避免重复发展和不必要的竞争,同时有利于资源在各区的配制。
  例如,根据规划,“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里,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服装加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等都市型工业,发展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民俗旅游业。”
  “与之对应,区县考核指标中,生态指标将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要求。”薛领表示,有区别的考评体系的建立,将对不同功能区域起到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同一功能区域中,不同行政区划区县的同向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