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质量堪忧 谁来监管网上购物产品
    2007-10-31    本报记者:俞丽虹 贾远琨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对于蓬勃发展的网上购物来说,产品质量不应该成为软肋,更不能成为监管的盲区。”在近日举行的网上购物产品质量研讨会上,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及法律专家共同发出呼吁。
  据分析,由于交易平台虚拟、卖家身份隐蔽、交易品种庞杂、监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等原因,网上购物的产品质量问题正日益凸现,并不断引发纠纷。专家指出,当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时,网上购物产品质量“漏洞”亟待引起更多重视。

新华社发(左庆 摄)

网上购物产品质量堪忧

  近年来,上海珠宝首饰市场火爆,目前每年的消费总额在160亿元以上。而据保守估计,珠宝首饰网上销售额已占到总量的5%左右,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不久前的调查显示,相对于传统店铺,网购珠宝首饰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譬如,所谓的“18K黄金首饰”,其实是外表镀了一层金的“铜首饰”;一件“足金”吊坠中,嵌入了价格相对低廉的铱合金;钻石虽然难以造假,但以次充好的现象屡有发生。
  针对此类现象,有关部门已开始对珠宝首饰行业进行抽查。其中,珠宝首饰的网络销售商成为抽查的重点对象之一。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今年首次进行的网上销售商品质量调查结果,也着实令人担忧。在调查中,监管人员通过淘宝、易趣、卓越、拍拍等七家知名购物网站购买的58件儿童玩具,整体合格率不到三成,仅为29.3%;与此相对应的是,从百货商场、超市、大卖场等抽取的55件儿童玩具,其合格率超过87%,二者相差悬殊。
  监管人员表示,网络购物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但在质量上却处于劣势。譬如,同样品牌的“布书”(用布制作的书),市场售价是76元,网上的售价为66.9元,而且可以免费快递送货。然而,从产品质量分析,低价销售的网购玩具存在着不小的质量隐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影响网上交易的诸多问题中,用户抱怨严重的,就是网上购物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比例达到40%左右。

质量“漏洞”为何频现

  程伟栋是一位有四年网上购物经验的网民。“平时总是看到监管部门在市场、商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但很少听说在网上‘打假’的。”他无奈地说,“所以,网上买东西常常只能凭经验加运气。”
  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文君表示,网购产品质量“名不副实”,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网站或卖家虚假宣传所造成的。
  譬如,消费者赵先生在网上看中一款檀木茶盘,网页介绍声称茶盘的厚度为9.8厘米,重量为4500克。赵先生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件产品,但实际收到的茶盘厚度只有六厘米,重量也不到2700克。赵先生要求赔偿,卖家却说有人恶意篡改了网页上的产品介绍内容,双方僵持不下。专家认为,互联网交易存在数据易修改、难保存等特性,如果要明确界定责任,并非易事。
  据分析,与传统交易市场相比,网上购物卖家往往不开发票,没有保修,消费者缺乏必要的维权凭证。在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调查中,58件网购玩具,销售商能够开具发票的为21种,仅占全部产品的36%;超过半数的网购玩具无法提供有效交易凭证,甚至没有任何票据。
  因此,网购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想追究销售者的责任相对困难;而卖家要进行网上销售,通常只需简单注册成网站会员,通过身份认证,有时只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即可。
  “网上购物还缺乏必要的质量‘把关人’。”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军说,为了提高网上购物的资金安全,一些网站向买卖双方提供“第三方支付”功能,但网站通常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验货、把关。“购物网站是一个交易平台,可以协调买卖双方的纠纷,却没有强制力。”
  另一方面,购物网站的交易平台往往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卖家。如果遵循传统市场的管理方法,让交易平台对任何一个卖家的商品质量问题、制假售假问题承担连带责任,在实际运行时还缺乏可操作性。

“堵漏”不能只靠自律

  目前,我国经常网上购物的网民已超过3000万人。产品质量问题频现,会使网民对网上购物的信任度降低,从而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周宾卿表示,除了加强自律,还要从制度上、监管上、技术上进行“堵漏”。
  日前,上海19家知名网站签订了《电子商务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并且发出诚信倡议,呼吁交易者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质量作为评价诚信经营的重要指标,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共同促进行业诚信建设。
  这些网站表示将以明示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基本、重要的质量安全提示,协助消费者提高产品质量辨别能力。同时,依法主动、准确提供必要的卖方信息,不误导消费者,保证交易环境安全可靠。
  据悉,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已着手研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系统标准,将买家和卖家双方的交易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个人诚信记录的一部分。今后,不诚信交易的买方、卖方都有可能被列入“恶意欺诈黑名单”,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通报,阻止其交易。
  同时,为了完善网络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机制,让受到损失的消费者及时得到维权帮助,相关部门正在考虑推出“电子营业执照”来规范网上卖家的经营行为,加强网上销售商品的质量监管。
  而作为一种探索,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开始尝试“第三方先行赔付”。今后,如果消费者在网站购物遇到质量问题、无法找到卖家解决时,可向指定的第三方要求赔付,然后由第三方负责找到卖家解决问题,从而扭转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产品质量纠纷中的弱势地位。

  相关稿件
· 试用营销模式在互联网兴起 2007-10-31
· 电暖器选购有高招 不能只注重价位 2007-10-31
· 我国近半数中老年人患骨关节炎【图】 2007-10-31
· 为“中国制造”戴上质量“紧箍咒” 2007-10-31
· 英科学家研究表明:运动鞋价高未必能保健康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