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贴膜市场混乱亟待行业标准来规范
    2007-07-04    本报记者:何丰伦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防晒膜不防晒、透光率低造成视线障碍……这是近年来在汽车贴膜市场上不断暴露的问题。近日,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部透露,针对汽车玻璃贴膜的技术规范即将送审,这意味着汽车贴膜市场将设立技术门槛,为这一每年规模上亿元的市场正本清源。

同一品牌六个价鱼目混珠防范难

  专家建议为汽车安装贴膜最好到专业店。
  图为在北京一家“龙膜”授权施工连锁店,“龙膜”技师正在为汽车安装前挡膜。Lois 摄
  “高价原产美国贴膜”“日本原产贴膜”“欧洲宝马贴膜”……记者近日在广西南宁园湖路、白沙大道、科园大道、湖南长沙莲湖汽车配件市场等地采访时,看到汽车修配、汽车装饰店面都打出了贴膜的促销广告。
  记者在园湖路上采访时发现:打着来自美国、名为“舒热散”品牌的贴膜,在这条路上就有七八家“特许专卖店”,价格从每套800元至4000元不等,几乎每家一个价钱,细细一数,这一品牌的贴膜竟有6种标价。
  记者随意走进一家销售汽车贴膜的“加盟店”。经营者沈崇迎上前来,热心地向记者介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汽车贴膜。“前挡玻璃透光率90%以上,紫外线吸收99%,就是32摄氏度高温烈日暴晒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太热。”
  沈崇说:“一套贴膜价格一般在2000元左右,如果要好一点的贴膜,7000元至8000元的都有。”
  沈崇向记者透露:以次充好、鱼目混珠都是行业内的“规矩”。“一张贴膜可能原价只要5000元,给你的价钱却要12000元。
  在湖南长沙莲湖汽车配件市场,不少贴膜经营者均表示,如果需要开发票、填写保修卡,那么这些承诺都不能写成白纸黑字的东西。
  广西南宁质检局一位专家表示:“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质检部门无法对目前的汽车贴膜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这意味着商家可以打‘技术标准空白’的擦边球,狠狠地‘宰’消费者。”

业内人士自揭“暴利链”

  “其实每张汽车贴膜进口的成本不过每套1500元至2000元,国产成本不过每套300元至400元,但贴上美国标签,仅一张前挡玻璃的贴膜价格就可高达3000元。”
  南宁白沙大道上最早从事汽车贴膜的经营者黄志强向记者揭示其中的暴利产业链:
  ——美国贴膜在中国销售的只有几个品牌,但中国市场上贴膜品牌多达2000多个,大部分贴膜都是打着“美国产”的旗号,狂捞一笔。
  只有中国和韩国市场在销售有防伪标记的太阳膜,且大部分都是在国内再包装时盖上去的。为了迎合中国的这种消费习惯,一些美国品牌也在对华出口的产品上加印了这种标记。所以有无防伪标记并不是判明其是否是“美国制造”的惟一标准。
  ——反光率、隔热率等都没有产业标准,所谓的隔热率检测仪都是我们造出来的,质监部门也没办法查。
  产业技术标准是前贴膜透光率必须超过70%,但对于隔热率、反光率都没有明确的产业标准。我们对外宣称贴膜隔热率超过90%,实际上隔热率超过80%以上的贴膜都没有。消费者“现场”看到的隔热仪演示,都是做过手脚的骗人道具,显示的隔热数据其实不过是太阳波场中某一点的红外线阻隔率,根本不是全部隔热率或者全部隔红外线率。
  这些情况别说大部分消费者不懂,就是有懂的当时也不可能马上判断出来。行业内的规矩是贴膜开发票的价钱比不开发票每套高100元至200元,我们往往不开发票,除了开裂、起泡之外,没有白纸黑字的承诺一律不负责。
  ——质保卡、原产地证明、进口报关单……,这些都是进口产品必备的证明,但很少有消费者关注这些问题。我们一般不进像龙膜一类中国直销的品牌,不是售价高,而是利润少。好的龙膜前挡售价不过2000元左右,我们能够拿到的利润少,当然更愿意出售打着进口旗号、利润翻了一两倍的品牌。
  ——一套贴膜利润最少100%,能说会道的商家300%都能实现。
  国际窗膜协会的规定,安全膜应该具有单向防护的功能,即外部可以抵御高速冲击,保护乘客安全;车内却很容易将其击穿,以便乘客逃生。但现在不少贴膜连最基本的隔热效果都达不到,更不用说这种单向防护功能了。

期待“行业标准”正本清源

  有数字显示,到2007年4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5180万辆。常年从事汽车经济研究的专家罗天运认为,即使按照其中1/5的车辆贴膜计算,也会有1000万辆左右汽车贴膜;以每套贴膜花费1000元的较低价格估算,我国每年汽车贴膜市场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罗天运说:“贴膜市场的混乱情况亟待规范,出台相关行业、产业技术标准是当务之急。”
  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部主任张秀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证实,目前,汽车玻璃贴膜技术规范已经形成送审稿,准备近日送审。对该技术规范,行业内龙头企业等各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规范很可能将在近期通过并尽快出台。
  张秀春说:“尽管这还只是行业内部的技术规范,但这一技术规范体现了整个行业对汽车贴膜的‘共同愿望’:通过技术规范来实施行业自律,清理掉相当一部分假冒伪劣、技术低劣的‘害群之马’,确保汽车贴膜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稿件
· 天籁•御系列横空出世 车市重新界定豪华标准 2007-07-02
· 6月车市,谁点燃了降价导火索? 2007-06-27
· 李书福:吉利汽车将正式进军高端轿车市场 2007-06-27
· 中级车市场:尴尬的1.8升,尴尬的15万元 2007-06-21
· 价格波动不再无序 降价开始理性反映车市变化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