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涨幅降至4% 连续六个月回落
    2008-11-12    作者:李雁争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昨天(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六个月回落。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来看,10月份CPI环比(比上月)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9%。1至10月份累计,我国CPI同比上涨6.7%,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物价形势发生较为明显变化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勇告诉记者,10月CPI下降的趋势基本符合预期,但是10月CPI下降中的结构变化值得引起关注。他说,下半年以来,导致CPI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下降,而10月,在整体需求增长放慢、消费意愿降低的背景下,非食品价格也出现了高位回落。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继续回落。10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而上月为上涨2.6%;粮食价格上涨6.9%,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
  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也明显回落。10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租房价格上涨2.0%,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
  此前一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
  这样,在10月份,我国物价形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CPI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从8.7%的近年来最高点回落到4.0%;PPI涨幅从10.1%的近年来峰值,回落到6.6%。

为扩大内需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国家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根本性成就,CPI涨幅将进一步回落。这为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轮CPI快速上涨,源自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一度猛涨;而CPI涨幅的明显回落,也正是由于在国家一系列发展生产、增加供应的措施作用下,猪肉等食品价格的明显回落。
  PPI涨幅的大幅回落,则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背景是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
  农产品生产供应有着自己的周期,生产供应上来之后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保持稳定;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物价涨幅将继续走低。姚景源认为,不必再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有过多担心。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今年年中已从“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时(7月份)CPI涨幅6.3%、PPI涨幅10%,“控物价”的任务还比较重,在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时,得更多地注意到与“控物价”的平衡。
  “如今,上下游产品价格涨幅都明显回落,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宽松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指出。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其中,今后两年多安排约4万亿元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只有在当前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到出手快、出拳重。
  “现在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依然较高,中国经济的基础依然较好。物价形势稳定有利于宏观政策重大调整的落实,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蔡志洲说。

负利率时代即将结束

  针对最新的CPI数据,西南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董先安认为,趋势已经明朗,负利率时代即将终结,这为央行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留出了充足的余地。
  在CPI数据公布后,曾有分析人士指出,“将10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60%的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仍达40个基点。”
  对此,董先安表示,4.0%的CPI同比增率是相对过去一年的消费者价格变化。拿目前的CPI与一年后利息相比,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他说,预计2009年全年CPI平均值为2%以下,与一年期存款利率3.60%相比,目前的实际利率是1.6%以上。也就是说,现在的100元存到银行,一年后的真实购买能力是101.6元。
  (综合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报道)

  相关稿件
· 10月份CPI同比上涨4% 2008-11-12
· PPI、CPI双回落或启经济转机 2008-11-11
· 国家统计局预计CPI将进一步回落 2008-11-10
· CPI有望保持回落趋势 2008-10-22
· 国际油价和CPI双降成品油价格改革时机显现 20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