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国家:海外筑粮仓
    2008-07-28    作者:黄培昭    来源:人民日报

    海湾国家90%的食品依赖进口。世界范围的粮食价格上涨使它们认识到,仅有石油是不够的,还要建立一个跨国的粮食合作机制

  粮价的上涨凸显了全球范围的食品供应短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等海湾国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纷纷投资海外农业,将其作为保障食品安全、拓宽食品供应渠道的长期战略。

海外找粮:发展对外粮食合作争先恐后

  据沙特阿拉伯媒体报道,沙特已准备在亚洲和非洲等一些国家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与一些国家的有关谈判正在进行。沙特农业部官员说,他们最近与泰国的农业负责人进行了“很好的会谈”,沙特政府准备出钱在泰国种植水稻,以保障本国的大米供应。
  目前,沙特政府鼓励本国企业联合起来到泰国投资种植业,并将对此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沙特是世界第六大大米进口国,2007年进口大米96万吨。本来,沙特进口大米的70%来自印度,泰国大米只占进口量的10%,但今年3月印度决定限制大米出口,使沙特措手不及,转而寻求与泰国进行农业合作,拓宽大米及其他粮食的进口渠道。
  除泰国外,沙特还正在与巴基斯坦、埃及、苏丹、土耳其和乌克兰等国进行谈判,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允许沙特的企业在其境内投资农业领域,如生产大麦、小麦、大米、大豆等粮食以及动物饲料等。
  阿联酋也是一个缺粮的国家,85%的粮食依靠进口。因此,发展对外粮食合作就“至关重要”。阿联酋总统日前就表示,非常希望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等国能够助一臂之力,“使阿联酋的粮食供应来源更加多元化”。
  阿联酋经济大臣苏尔坦也称,保障粮食供应是“重中之重”。到国外投资农业,拥有农用土地,建立可靠、有保障的粮食基地,是阿联酋“对外投资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阿联酋正在同亚洲的越南、柬埔寨,非洲的苏丹、埃及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国商谈,准备在这些国家购买农业用地,发展粮食产业。而总部设在迪拜的阿联酋私募股权公司Abraaj资本公司的发言人日前则透露,该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在巴基斯坦购置了大片农田。中东酋长投资集团和阿布扎比投资集团等其他阿联酋企业也准备效仿此举。据悉,目前阿联酋政府在巴基斯坦农业的投资已达30亿美元左右。
  巴林工业和商业大臣哈桑·阿卜杜拉·法赫鲁近日也说,巴林已经与菲律宾达成一项协议,投资几块大型农田,种植大米。

一箭双雕:既节省资源又应对粮食短缺

  到海外找粮食,是海湾国家粮食供应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也是它们根据本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拿沙特来说,境内多沙漠,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寥寥,尤其是水资源匮乏,农业条件很差。长期以来,沙特鼓励农民大量种植小麦,每年约自产小麦250万吨,消耗了大量地下水资源,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专家推算,沙特每出产1吨小麦消耗的灌溉用水高达1300—1500立方米。为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沙特政府今年初做出决定,从今年开始把从本国农民手中收购小麦的比例逐年削减12.5%,到2016年完全停止小麦自产。同时,沙特也决定放弃已经实施30年的小麦种植项目,计划2009年春季开始进口小麦,2015年完全依赖进口等。
  阿联酋和沙特的情况相似,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1%。降雨也少得可怜,灌溉用水捉襟见肘,粮食生产的成本很高。因此,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腰包也鼓起来,完全有能力到国外投资发展农业,而且,到国外发展农业,比在本国种粮食要合算。
  然而,国际粮价的上涨以及一些产粮国对粮食出口采取的限制措施,使海湾国家认识到,必须不断探索更多的保证粮食安全的途径。因此,海湾国家海外筑粮仓在当前形势下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沙特农业副大臣奥贝德强调,发展海外粮食生产的战略,是为了有效防范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甚至供应危机给沙特带来的负面冲击。
  当然,海湾国家确保海外找粮战略有效实施,也存在不少困难。国家间的项目开展要符合双边的利益,而且,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海湾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把自身的粮食供应寄托在海外粮食合作与生产项目上。因此,海外筑粮仓只是海湾国家在当前情况下为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选择罢了。
  (本报开罗7月27日电)

  相关稿件
· “海外农业”成为海湾国家投资“香饽饽” 2008-07-24
· 居民消费需求强劲 海湾国家争建超级购物中心 2008-06-24
· 保尔森:海湾国家高通胀与美元挂钩无关 2008-06-03
· IMF报告:海湾石油出口国财富渗向周边地区 2008-05-14
· 海湾航空公司订购16架波音787客机 200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