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容城:步入品牌发展时代
    2010-06-30    作者:陈偲    来源:国际金融报

    昨日,河北容城县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河北容城服装产业合作对接会”活动,共签订框架协议4份,与400余家服装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战略协议,掀开了容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在活动现场,多位业内专家就容城服装的发展方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承接沿海产业

  享有“南石狮、北容城”之誉的河北容城,地处京津1小时经济圈内,东临我国北方最大的白沟箱包市场和白洋淀景区,区位优势凸显。
  “服装产业是容城的特色产业,近几年在市场、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谈起容城的产业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室主任李国强滔滔不绝。据李国强介绍,容城有着厚重的文化氛围,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史,与周边地区互动形成了多元化、档次全的规模圈,显示着强大的产业集聚优势。
  而容城承接沿海产业的功能得到诸多专家的共识。“基于区域结构调整的需要,服装产业将从沿海逐步转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表示,服装产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海,而随着内陆的发展,服务需求向中西部转移。上海市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孙金海指出,梯度转移“势在必行”。
  不过,李国强指出:“转移和对接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包括产业链的配套和完善、劳动技工的短缺、政策的配套等问题。”

  打造自创品牌

  历经30年风雨洗礼的容城服装加工业,现拥有服装企业830家,规模企业159家,服装加工户1500家,吸纳从业工人7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4.5万件(套),年生产总值达159亿元。容城服装以外销为主,主要出口亚洲、非洲、南北美洲、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打入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然而,多数企业贴牌、定牌的生产模式,无奈沦为“为别人做嫁衣”,只能赚取一点加工费。美中商业文化协会秘书长张铁军惋惜地表示,中国服装业经历了30多年发展,有着1万多个品牌,但是世界上还没有叫得响的中国品牌。
  谈到此处,高勇也深有感触。“目前自主品牌出口刚超10%,90%是替外国品牌做‘贴牌’生产。”高勇指出,有些衣服出厂价才1美元,而在美国零售价为7美元,一线品牌则可以高达10到11美元。“凭借廉价劳动力,拿到的只是加工费,大量盈利被采购商和品牌运营商获得,我们必须要注重品牌建设。”
  事实上,容城服装老板们也开始明白没有品牌就等于“打工”的道理。如今,该县正积极由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全县共有1个中国精品、1个国家信得过产品、7个国家级优等品、17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省级名牌和优质品牌。“容城已经具备走出国门的条件,创出响亮的自有品牌指日可待。”对于容城的未来前景,业内专家充满信心。

  相关稿件
· 河北“吸油毡”赴墨西哥湾吸油 2010-06-21
· 河北容城:南下世博寻合作 2010-06-18
· 河北一农民自办“红色影片收藏馆” 2010-06-18
· 川航增资控股计划重组东北航为河北航空 2010-06-11
· 河北:放手让一线员工撰写电网操作标准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