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实录-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愈演愈烈
    2010-06-18        来源:经济参考网
    墨西哥湾原油泄露,英国石油公司将拿出200亿美元建立赔偿基金,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漏油事件进展和前景如何?《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要来关注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7人重伤,11人死亡,每天泄漏4万桶的原油,污染的面积达到了几万平方公里,如今,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件已经酿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新的全国讲话当中,甚至把这一事件和9·11相比。那么为什么一起漏油事故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它将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将在节目现场展开评论。
    今天我们现场的两位评论员是马光远和张鸿,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或者加入号码是123456789的QQ来发表您的观点。
    首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
    美国原油泄露的新闻一直牵动着全球的目光,本月16号,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会见英国石油公司高层,英国石油公司同意拿出200亿美元建立赔偿基金。
    奥巴马(美国总统):我高兴的宣布,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同意拿出200亿美元,为泄露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但英国石油公司要做的并不止于此,我向墨西哥湾居民承诺,英国石油公司将尽到应负的责任。
    卡尔—亨里克斯万贝里(英国石油公司董事长):正如你们从美国总统那里听到的,我们今天宣布一项200亿美元的赔偿金,确保所有应得的索赔,得到迅速而公正的处理。
    白宫和英国石油方面就赔偿基金的具体条款进行磋商,这一赔偿基金将由第三方负责管理,白宫方面计划让曾负责9·11事件受害者赔偿的肯尼思·范伯格管理这一基金,根据初步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将在今后数年时间,陆续向这一基金注资,以保证公司自身财务资金稳定,不至吓跑投资者。
    当天,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启用了第二个收集墨西哥湾漏油的系统,目前,新系统已开始收集漏油。15号,负责调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美国科学家再次调高了漏油量估计值,他们认为,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每天约有3.5万桶至6万桶原油泄入墨西哥湾,如果按油井每天泄露3.5万桶原油计算,漏油事件以来,已有近200万桶原油流入了墨西哥湾,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主持人:从新闻报道当中我们看到,奥巴马是连续四次到了墨西哥湾的受灾地区进行视察,而且他本人也把这一事件和当年的9·11相提并论,称之为“环境的9·11”,那么整个事件到底是怎么演变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严重的地步?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两位观察到的一些最新的状况是什么?
   张鸿:他说是9·11呢,可能也不夸张,因为现在确实是事态非常严重,这个漏油影响地区的面积大概相当于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那个州叫马里兰州,那现在有专家说,每天都有四万桶要油漏出来。
    主持人:对。
    张鸿:已经大概漏出来最高可能有预估说250万桶,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中,这是最可怕的,在8月份的减压井建成之前有专家说可能还会有几百万桶的油在泄漏,那它造成了这个生态的非常大的影响,有人说那里面有600多种鱼类现在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而且我们看海草上面就能够看到,很多画面都有,就是能够看到一些海豚的尸体在飘浮,而且当地的渔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叫灾难状态,最可怕的其实是什么,就是渔民在清理这些油的垃圾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一些人头晕头疼什么,这种症状已经开始出现了,所以这个生态灾难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个影响可能就是经济上,因为对当地旅游的影响,比如说一些旅店的老板就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下降了四成,旅游已经没有人来了,所以奥巴马为什么在那开始吃海鲜。
    主持人:对,你说的吃海鲜,我看到电视报道当中,奥巴马是用非常乐观的语气跟大家说,这里的一切都将会恢复正常,我今天中午在密西西比州吃的海鲜味道非常的鲜美,当然他同时也再一次强调说,在海鲜的安全上还是需要加一分努力,不要再升成悲剧之上的一个悲剧。
    张鸿:对,他说你们对当地的最大的帮助就是到这里来旅游,但是这个旅游的前提是大家一定对那个地方的旅游是放心的。
    主持人:其实这个民众的这个愤怒的情绪,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宣泄,但是作为总统本人,奥巴马其实这两天,我认为他是顶着非常大的一个压力,因为美国媒体我注意到对这件事情的报道是铺天盖地的,而且很多人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说,这个就是奥巴马的海湾战争,我不知道光远你有没有注意到,奥巴马他本人承受的政治压力来自于哪些方面?
    马光远:说海湾战争的话,事实上是给他在减压,因为我们知道海湾战争最终的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
    主持人:它毕竟是一个考验,一道槛。
    马光远:这个事件本身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英国石油公司,他想了很多办法,随着一次又一次办法的失败,让民众的耐性一下子又到一个最后的一个极限,也就是说越来越忍不住,我们看到到6月份的时候美国很多民众走上街头已经进行抗议,认为这个奥巴马在这次漏油事件里边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
    主持人:处置不力。
    马光远:虽然我们看到奥巴马也非常着急,甚至对英国石油公司都暴出了粗口,但是美国71%的民众认为奥巴马在这个事情上对英国石油公司过于手软,那么认为……
    主持人:但是奥巴马在这种情况下几乎连国都不敢出,两次推迟了出国的计划。
    马光远:对,我们看到他四次视察,并且我们看到也派出军队把整个灾难的程度上升到国家级的程度。
    主持人:没错。
    马光远:特别6月15号的时候,他非常罕见的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明了自己仍然对这个事情的决心和这个信心。
    主持人:他这种非常规的电视讲话其实也透露了一个信号,就是在这种非常时期,他要拿出非常之举,来面对这样的一个非常难题。
    马光远:对,但能不能挽救这个,我们看到5月初的时候,奥巴马民调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46%,这是他上任以来最低的一次,就是这个事件本身,虽然当然英国公司他应该是罪魁祸首,但是美国民众认为,奥巴马如果说在这个事件本身上,如果更加积极有为,更加有领导能力的话,那么今天这个事件本身不至于到这样一个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对奥巴马来讲的话,他能不能挽救自己的这种声望的继续下跌,能不能拿出更加具体,更加有力的举措来把这个危机,来遏制它的进一步蔓延,我觉得有待进一步的考验。
    主持人:是,环境的问题成了奥巴马必须要面对的一道大考的难题,虽然说石油的泄漏是出现在墨西哥湾,但是全球的所有的民众都非常关注,我们中国的很多的网民朋友也通过网络来传递着他们的一些关注,我们马上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首先我们看到这位署名叫“水滴”的网友,他描述了自己的心情,他说“你看那油污分明是一只大怪物,好似从潘多拉盒子里出来的妖魔,墨西哥湾生物要遭殃了,美国沿海海洋的生命可能在劫难逃”。
    再来看看“风之子”这位网友说“关键是环境污染太严重了,要死多少动物,英国石油公司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大家现在非常想要追究一下,到底谁可以来承担这个责任。
    再看一位网友署名叫“音乐达人”,他的观点说,“英国石油公司如此庞大和知名的企业,对安全竟然如此的忽视,令人失望,另外深海钻探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在安全未能保障之前,应停止这类的钻探”。
    看到他的这个观点,我想到了,其实这个事件最初的源起,4月20号在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之后,开始大量的原油向整个漫漫的海域开始泄漏,那么整个事件演变的过程我们也梳理了一下记录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一块来看一下。
    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的海域,由英国石油公司运营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4月24日,管道开始漏油,一场恶梦开始在墨西哥湾蔓延;4月29日,浮油逼近海岸;5月16日,英国石油公司称,成功将一条吸油管连上墨西哥湾海底漏油油井的一条输油管,开始吸油;5月26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当天启用新技术,灭顶法,封顶墨西哥湾漏油;但29日,灭顶法工程失败;6月1日,英国石油公司采用新的控制漏油措施,派遣潜水机器人在漏油点切断受损的输油管道,用一个漏斗状的装置,罩住泄露的原油,再借助虹吸管,将原油吸到海面上,以便收集处理;6月2日,切管盖帽法遭遇挫折;6月4日,英国石油公司宣称,用一个漏斗状装置,盖住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油井,并开始将部分泄露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海面上,并称,公司每天能够收集泄露原油大约10000桶;6月16日,英国石油公司启用第二个收集墨西哥湾漏油的系统,并开始收集漏油。
    墨西哥湾漏油,民众痛心疾首,海洋生灵涂炭,这一幕与21年前美国阿拉斯加漏油事件何其相似。
    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迪斯”号油轮漏油,导致3.4万吨原油流入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石油泄露事件之一,事件造成当地渔业多年绝收,沿岸经济萎靡不振。而近几年,海上原油泄露事故,让人触目惊心。
    主持人:看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许很多的观众心中依然还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小小的甲烷气泡究竟是如何演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悲剧,我想在整个的事件的过程当中,大家都很希望看到,到底谁可以负担起这样的一个责任,是英国石油公司?是美国政府?还是这个钻井平台?这些是大家想要知道的,同时呢,我们也希望知道在整个事件过程当中,大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哪些方面?
    张鸿:其实这个事它是一个个案,但是它整个的大背景其实就是一个博弈,就是开采和禁采之间的博弈,因为在1989年的时候,美国也发生过一起原油泄漏事件,当时是“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油,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泄漏事件。
    主持人:就是阿拉斯加海域的这个泄油事件。
    张鸿:对,然后时任总统的老布什,在1990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禁令,说禁止近海开采了,大家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因为刚刚泄露这么大,所以没有任何人说要开采。
    主持人:没有人敢再提说,我们可以继续开采。
    张鸿:对,但是时间长了,时间长了以后油价上涨了,然后还有相关的利益的博弈,再加上整个的民意,因为老百姓会觉得,油价上涨和自己生活有关了,在1990年的时候可能觉得原油的泄漏和自己的生命,和环境息息相关,但是到了,比如说到了2008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小布什就开始同意说,近海开采,当时国会也通过了法案。
    主持人:它这个其实当时的背景可能因为它是一个大选年,这样的一个政治背景,同时高油价的诱惑是不容忽视的。
    张鸿:所以这一次你看奥巴马在墨西哥湾他也在演讲的时候强调说,说我们现在禁止短期内暂时停止,但是他承认就长期来讲,你想禁止是很难的,就在今年的3月份,通过了这个近海开采这个法案的时候,奥巴马当时还说,说大家不要怀疑这个技术,这个技术是先进的,不会漏油的,为什么他会同意说开采呢?因为按照常理来讲,民主党是不太愿意在环保上做出让步的,所以在他竞选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在近海开采这个上面松口,反倒是共和党,比如说布什他们,他们是希望能够在近海开采的,尤其是包括这个布什的家族,包括石油这样的一个集团,石油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这样的一些影响力,所以呢,考虑到现在又是一个中期大选的一个大选年,然后呢又有民意的基础,因为70%多老百姓会认为在2008年的时候,包括到这一次事件之前,会认为说应该解禁。
    主持人:对。
    张鸿:因为我们享受低价的油,比那个环保要重要。
    主持人:因为你提高了石油的自采率,然后减少了对国外原油的依赖,这可能是让美国民众动心的一个原因。
    张鸿:当然现在这个支持率又下降,那就是因为又有了新的灾难。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有点晚,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了伤疤忘了疼”。
    张鸿:对。
   主持人:确实是,当年大家在是否是可以开采的这个问题上争论了很久,但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历史演变到了今天,在环境和安全的考量面前利益好像占了上风。
    马光远:对,特别我们看到英国石油公司在这几年里边,事实上是一直他发生一些环境质量方面的一些事故。我看到相关的资料显示说,在过去九年里边,英国石油公司六次受到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警告,两次受到投诉,而且在2005年的时候,就发生过这么一个漏油事故,当时漏的油虽然少一点,但是这个事故还是不断,也就是说这个公司本身一直是一个问题公司,我们也想问,你看我们在国内发生一些灾难的时候,我们总是问,说后面究竟有什么?我们也想问就这么一个公司,那么它的不断的出事的情况下,为什么美国的相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对它做一些安全方面的要求,而且对它的所有的这种打保票这种行为,那么没有去实实在在的考证一下,那么这个事故现在发生以后我们看到,他采用了很多办法,什么“灭顶法”,“盖帽法”等等的,很多办法现在来看的话都无济于事,那么最后我们看到他的首席执行官直接承认,说现在在我们的工具箱里还没有可靠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既然原先可以做出这么一个保证,现在又说自己没有工具来解决的话,那么这个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究竟何在,这种对质量的漠视,这种为了赶工期,为了赶快出产量,造成了一些人为的原因还是在里边。
    主持人:所以其实就像两位说的,如果忘记了过去,任由这个利益来独占上风的话,其实给环境或者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沉痛的打击,或者说毁灭性的影响,所以在媒体上常常会提到这样的一句话“你是不是已经患上了健忘症”,其实这个健忘症的另外一个表现,可能就表现在政府监管的缺失之上,在这方面光远有没有什么观察?
    马光远:这个我们看到在美国石油开采安全方面,美国的这种管理也存在着像我们国内的一样,存在着九头管理,多头管理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美国的这个机构就是叫美国矿产资源管理局。
    马光远:对,它的矿产资源管理局它事实上职能上非常的矛盾,那么一方面他负责这种矿产开采的这种安全,也就是它是个安检局,那么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在它的职能上又存在着一个,希望你多产产量,也就是说你开采得越多,那么体现它的职能可能就是,在它的职能体现得可能越健全一些。
    主持人:是,你这样联邦政府可以收取更多的份额油。
    马光远:收取更多的一些费用。
    主持人:这是它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光远:对对对。所以这种矛盾导致就是说,他可能在监管上就存在着一些利益上的取舍问题。
    主持人:所以如果职能不是非常明确的话,这个监管起来可能的确很难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现在大家关注的核心就是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到底会如何发展?它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稍候继续我们的评论。
    墨西哥湾漏油,海洋生灵涂炭,未雨绸缪,如何强化开采监管,清洁能源开发,怎样快步前行?《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节目现场,在今天的《今日观察》节目当中我们和各位关注的是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墨西哥的原油泄露事件,我想请大家看几幅照片,这是美联社的一个记者在受灾地区拍摄到的几幅动物的图片,这是在墨西哥湾的区域满身粘满了油污的鹈鹕和海鸥,它们在水中痛苦挣扎的画面,虽然目前我们看到了英国石油公司正在努力的堵住漏油,但是我想这依然阻止不了对动物的悲剧性的影响。对于这一事件的未来发展,全球都在关注,我们也看一看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进展,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一些看法。
    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故已发生快两个月,如何尽力减灾,加固城墙,业界也在呼吁。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用该地区从鹈鹕到政客都会受到影响来形容浮油影响之广泛,就经济而言,墨西哥湾地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都将受到拖累。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环境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兹威尔表示,美国对深海石油开发有法律规定,现在的问题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法律和相关规定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此外,现行法规对肇事石油公司的惩罚太轻,不足以引起这些石油企业的重视。
    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日前呼吁,重新制定美国能源政策,遏制今后发生灾难的风险,他说,我们不能等更多的悲剧和灾难发生后再行动,新的能源政策必须鼓励企业在更安全,更有竞争力的科技领域投资。
    《联合早报》指出,油污不仅给鱼类、鲜虾、牡蛎业者带来劫难,为墨西哥湾增添特有景观的珍贵沼泽地、湿地等也受到影响,此外,还有一个另人们担心的问题是,那里世世代代传袭的生活方式,恐怕会受到长期的冲击。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欧宁·贝纳姆指出,几十年来,海洋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被步步摧毁,发生在墨西哥湾不可原谅的惨剧是一个严正警告,全世界都应该重视海洋保护,加强协作,应对保持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主持人:在梳理这一事件的过程当中,我们注意到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事件爆发最初那一刻的震惊,到现在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事件到底会对整个全球的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奥巴马在一次电视讲话当中特别提到说,墨西哥区域的原油泄漏将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下去,这就让人们更加有一种担心了,到底这种影响会在哪些方面?以什么样方式显现出来?想听听两位评论员的观点。
    张鸿:它首先是一个生态灾难,因为刚才我已经说了,专家预测,这个漏油就会持续到圣诞节,那可能还是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估计,因为现在他没有办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堵上。
    主持人:是。
    张鸿:然后清理要五年,但是生态的影响,刚才那个照片带来的那种震撼那不知道要持续到多久;还有一个就是对经济的影响,在这个事情刚刚发生两个星期,咱们国内的《证券日报》就有一篇文章说,要当心美国股市漏油,因为从他的角度来,股市的这样的一个专业的分析,因为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BP公司的市值已经蒸发了700多亿,然后呢,整个股市其实也是受到这个影响,有预测说,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美国可能今年的赤字要增加数百亿甚至上千亿。
    主持人:美国的媒体当中有人说,这一事件的影响只有这样的几个结果,一个是糟糕,一个是更糟糕,一个是糟糕透顶,总而言之,悲剧的气氛是非常的浓。
    马光远:对,对。
    主持人:光远你看这种影响到底会体现在什么方面?
    马光远:这么一个影响,既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它称为一个9·11的事件,如果从经济上面去讲的话,可能对美国民众整个,因为刚刚从金融危机里边刚刚探了一点头。
    主持人:刚刚恢复了一点信心。
    马光远:一下子又被这个事件打击了一下信心,因为既然奥巴马对一个环境的事故那么在领导能力上,大家美国民众感到都如此无能,如此软的话,那么在是否领导美国民众再进一步走出金融危机上,他们可能更加信心不足,那么这种心理层面的打击,我觉得这就是大家可能最担心说,这次会不会导致二次探底的可能;再一个我们看到这个事件本身事实上吹响了一个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比较重大的正面的意义,第一个是当发生一些全球性这种灾难事故以后,那么全球怎么样进行协调的问题,现在我们看到英、美两国已经开始斗气了,为这个事情互相放狠话,互相在撇责任,是吧,那么我觉得更关键的还是两个怎么样进行合作的问题;那么再一个特别是我们看到,原油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到现在为止我们老是讲,我们要开发新能源,开发再生能源,事实上大家对各国,包括美国在内,他作为第一原油消费大国,包括中国我们都在内,那么对整个传统能源的依赖仍然是非常强的。
    主持人:对。
    马光远:我们看到奥巴马在他的全国电视讲话里边特别强调,说这个事件本身那么告诉我们,应该更加下决心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这种依赖,转向更加开发大量的这种可再生能源,我觉得这个事件本身可能对于全球的这种加大,对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这种开发的这种步伐,我觉得会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意义。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关注一下这一刻网友刚刚传来的一些观点,看看他们的最新关注,这位网友提到,他正在为墨西哥湾的环境而担忧,他希望彻底的来查清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尤未晚矣,油井所属公司和国家应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挽救当地的环境灾难,并履行赔偿责任。
    再来看看这位网友从名字上就已经开始呼救了,“SOS”,他的观点说“从此可以看到海上石油开采安全性,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常启动,模拟适用很必要,在运行当中对安全设备的启用是不够重视的”。
    接下来时间我们也来看一看特约评论员针对这一事件发表的观点。
    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这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从直接利益上讲它是在经济领域发生的一场重大危机,对企业个体而言,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比如说对BP(英国石油公司)而言,差不多是灭顶之灾,同时它对于全球能源的采集和供应的方式,现有的模式也提出了深刻的质疑,未来能源采集的方式会有很大的危机;第三我觉得它也对世界经济,包括股市,包括人们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如何恢复这样一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打击。这次造成的漏油事件,明显暴露出美国,包括西方,现有的防范这种非传统安全危机的体制和政策,是不适应的。
    邹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在能源矿物燃料的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尽管概率不高,但是劣度很大的事件,那么也就再一次警告我们,像海上石油的开采,风险的存在会降低对它的信心。那么对于全球环境的影响,海上的石油污染确实是与日俱增的,一个是开采漏油,还一个在运输中的漏油,就这些事件随着石油的需求量,运输量,开采量的上升,它引起的关注会越来越大,可能会促进一些海上石油开采与运输的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另外也可能对保险业,有一些潜在的影响,比如说要提高保率等等。
    主持人: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件到底会有着怎么样的一个发展,其实很多的媒体都做了不同的预测,我现在这一刻最关心的是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张鸿:在关注这个让人沉重的事故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两条比较轻松的消息,一个是美国著名导演,《未来水世界》的导演凯文·科斯特纳,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自己投资了两千万美元,然后成立了一个叫油水分离的这样的一个公司,专门做油水分利,现在英国石油公司已经从他那儿订购了32台离心机,就是收集上来的油以后,油水能够分离得很干净。还有一个呢相对八卦一点,就是现在美国政府可能在找卡梅隆,就是《阿凡达》的导演,说能不能想一些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确实政府也没招了。我讲这两个轻松的消息并不是为了八卦,引用国内的一个网友评论,他说墨西哥湾离我们很远,但是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那处理它的话,其实不能光依靠美国政府的智慧,也不能光依靠英国石油公司的智慧,需要我们全人类的智慧,这个智慧不光是用来堵住现在正在泄漏的石油、原油,还要用来预防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
    主持人:光远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会是什么?
    马光远:从现在来看的话,美国政府基本上刚刚进入一个战备的状态,也就是说刚刚对这个事提到一个非常重视的这么一个程度,那么到下面一步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赔偿问题,安抚民心的问题,那么再一个……
  相关稿件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能否告别低工资时代? 2010-06-11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公租房打破户籍藩篱 2010-06-10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的中国疑云 2010-06-08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惹怒欧洲 2010-06-07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在美身陷信任危机 201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