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请你节哀!”医生说完,就走了出去。她愣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接着颓然跌坐在地上。
 她没有哭,因为泪早已流干。
 她没有站起来,因为日夜守在床边,帮着抽痰、导尿、擦脓,她已经灯油将尽。
 她呆坐着,直到邻床一声尖叫,才惊醒过来。只见邻床病人的妻子,为了病人的一口痰塞住气管,急得乱了方寸。
 她仿佛看见三个月前的自己,丈夫初进医院时的慌乱。偌大的医院,却要什么,找不到什么。医生护士不足,连急救的人都没有。到后来,不得不自己学着动手。
 邻床传来病人痛苦而急促的呼吸声,长久的体验,使她知道已经有了危机。
 她突然站起身,冲过去,把那人的妻子推开,一言不发,以熟练的动作,为病人清除了浓痰。
 呼吸平顺了,病人的妻子向她下跪,谢谢她的帮助。
 从那妇人的脸上,她看到自己。可不是吗?她们都是病人可怜的妻子。她们的丈夫,得的是同一种绝症。
 才办完丧事,她就赶往医院,义务指导那同病相怜的妇人,各种急救的技术。
 丈夫原来的床位,又住进了一位同样的病人。
 她愈来愈觉得自己并不是唯一苦命的人,在帮别人急救的时候,她竟觉得每个人的丈夫,都像是自己的丈夫。
 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个又一个“未亡人”,居然在她的带领下,带领了更多的苦难者。
 对这种病,她们比护士更内行,比医生更热心。
 尤其可以肯定的是:
 她们比别人更能了解彼此的心,且在这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丧偶之痛,得到了升华……
   同命的人,不但要相怜,更应该相助。且在这相助的过程中,超越精神的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