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实录-公租房打破户籍藩篱
    2010-06-10        来源:央视网

    非户籍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重庆申请公租房不受户籍限制,住房保障政策逐渐打破户籍藩篱,《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一直以来,在很多的城市,房子都是一些外地人最为头疼的问题。商品房买不起,保障性住房没有申请的资格。最近,在上海和重庆等地工作的外地人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这些城市,公共租赁房开始有条件地向非户籍人口放开了。究竟这些新的公租房的政策和以往相比有多少的不同?它能够惠及多少人?民众对于将来的保障性住房还有着怎样的期待?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今天我们现场的两位评论员是马光远和张鸿。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或者是加入号码为123456789的QQ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给予关注。
    首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关于公租房的新政策。
    住房保障政策逐渐打破户籍藩篱,本月4号,上海制定公共租赁房的政策并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公共租赁房的供应对象除户籍人口外,也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连续交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的外来人口,这是上海首次明确把非户籍人口纳入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工作的范围。实施意见提出申请者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条件:一,有上海城镇常住户口,或上海市居住证,连续交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二,已与上海就业单位签订一定年限的劳动或工作合同;三,在上海无自有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四,申请时,未享受上海其它住房保障政策。
    刘海生(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主要希望(申请者)他在上海,有一个基本稳定的工作,这是我们政策设计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公租房承租人租赁合同的期限一般不低于两年,租赁总年限暂定一般不超过五年,新政策让很多在上海打工者感到欣慰。
    张雄伟(上海建工集团工人):因为住房问题确确实实困扰我们许许多多的新上海人。
    目前多个城市纷纷推出公共租赁房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困难,今年北京将建设一万套,约5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北京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媒体上表示,今年建设的公租房有望突破户籍限制,一些在高科技园区工作的人群,可以申请园区自有用地建设的公租房,包括外来务工人员,但放开户籍将有一定的限制或准入标准,细节年底出台。此前,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十二五”期间政府的工作目标是将住房保障重点拓展到中等收入家庭和人才群体,重庆的目标则更为具体,今年年底前将投放2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申请者不受户籍限制,农民工和外地来重庆的工作人员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今天的中国,好几个城市,他们的公租房的政策都放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这个口子到底有多大,你们二位评论员怎么看?
    张鸿:这个口子现在我们看的就是户籍的一个调整,那很多人把公租房现在已经叫做第四种房,是什么意思呢?就保障性住房里边原来有经济适用房,有廉租房,有两限房,这都是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现在又加了一个公租房,那么我看很多的城市,在推公租房的时候都说我们是第一个。
    主持人:都要力拔头筹。
    张鸿:不管是第一个推出,还是第一个放开户籍限制的。
    主持人:或者第一个实行的。
    张鸿:对对,在我查历史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可能比较早的是深圳,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其实它针对的就是中间层,我们叫夹心层,人如果按收入分的话大概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一类是有钱人,一类是中间的,一类是穷人,穷人有政府保障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主持人:对。
    张鸿:然后有钱人他去买那个高价的商品房,现在的问题就是夹心层。
    主持人:就是上下你都不能碰。
    张鸿:对,尤其是上不挨天下不挨地。
    主持人:享受不到。
    张鸿: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他不得不去,几代人来攒钱,然后去到高档的商品房市场去买,这增加了需求,所以现在你看我们在控制调控房价的时候,打击的其实是不正当的需求,就是投机的那一部分,还有这部分你不能说他不正当,他是被迫的进入到商品房市场来买,这个被迫是政府应该提供的,他是被房奴,政府应该给他保障他有房住,不一定让他有房买,那怎么保证呢,其实就是你要增加供给,你打击了不正当需求,你要增加供给,那长远来讲,是不是真的能够让房价下降,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要把这群人从高房价里给拉过来,就是他和高房价没有关系,高房价是富人玩的游戏。
    主持人:摆脱他们的这个烦恼。
    张鸿:对。
    主持人: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口子开的还是比较大,我不知道光远你怎么看?
    马光远:公共租赁房本身从这个制度设计上,我觉得看上去是比较美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看上去很美。
    马光远:但是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目前这个实施的比较多的一些城市,包括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还有重庆,规定的比如说哪些人适合来居住,哪些人不能居住,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来提供,当然大家为什么现在对公共租赁房最关注,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供应对象上有些地方是放开户籍这个限制,比如说重庆,纯粹不要求户口,应该对他来讲的话,第二个上海,现在要推它的推征求意见稿,也在里边讲了,从户籍人口到常住人口来过度。各地的探索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话题,最基本最基本的话题什么叫公共租赁房?谁可以享受?
    主持人:那到底什么叫公共租赁房,当这几个字映入我们眼帘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来我们现在听听网友的声音,我们请导播接进他的信号。这位网友您好,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在什么地方呢?现在。
    网友:你好,我在河南郑州。
    主持人:在河南郑州,刚才我们探讨的公共租赁房放开或者说有条件地放开户籍限制,在你们当地有这样的事吗?
    网友:现在目前还没听说。
    主持人:还没听说,那你看到像重庆、上海,这样的一些城市,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尝试,你觉得这种做法怎么样?在你看来。
    网友:我觉得这次能出台这样的政策,就是将外来人口列入保障之列,我觉得这样太好了。
    主持人:也就可以圆了你的住房梦。
    网友:对对,本来应该这样的,我觉得同在一个城市工作,就应该享受到政府同样的福利,更何况像我们外来人口其实更加迫切的需要解决住房问题。
    主持人:现在这样的政策可能仅仅是在我们国内的几个城市开始试水,你对它未来的执行,包括它在全国各地的这种复制,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网友:我希望以后每个城市都能这样,另外我也希望就是政府在就是以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加透明、公开、公正、公平,让我们这些外来人口就是和大伙就真正地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主持人:是,好,期待你的愿望能够实现,谢谢你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
    此刻也有很多的网友发来了他们的观点,马上我们也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来看待各地的这些做法的。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位署名叫“一滴楚水”的网友他说,“上海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出台适应了大流通时代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阶段性居住困难的问题,反过来也会有利于促进上海的发展,但是能推出多少套公共租赁房,可以解决多少人住房问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享受到公共租赁房,租赁价格是多少,这也是三大人群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希望它不是渴望可期,但不可及或者租不起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在有一些地方的公共租赁房有条件地放开了户籍限制之后,不少的媒体以及公众也都表达出了他们的赞赏之意,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未来十年,重庆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仅在主城区建设的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就需要成本约1000亿元。该如何看待投入产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从投资、就业、消费的角度算了几笔大帐,近十年,重庆市区将增加人口四百万,假定有20万人是投资者,人均投资是100万,可以增加产业性资金投入2000亿元,假定20万家企业年平均营业额是400万元,全年总产值就高达8000亿元,而营业税则可以高达500亿元之多,另外400万人就业,按年收入4万元计算,拉动消费达到1000多亿元,此外,重庆计划在两年内让300万农民拥有城市户口,公租房将为这部分新市民撑起强大的住房保障网,留住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的发展资源。
    大规模推出公租房,既是政府调控房价的稳压器,也是调控住房市场供求的缓冲器。
    新华社文章说,公共租赁房会把夹心层人群吸引过去,有利于引导更多人转变住房观念,觉得住房比硬着头皮买房生活得更好,如此一来,商品房市场上的需求就会减少,有利于稳定房价。
    人民网文章,公共租赁住房不仅租金低廉,而且责任明确,管理严格,可以为租房者提供更好的其他服务。打破户籍制度,不少符合条件的外来者将减轻经济压力,也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一位叫李元的外来打工者则表示,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决心让人感到欣慰,美好的蓝图应尽早化为现实,不要打折扣。
    主持人:除了选择刚才媒体的视角来关注这一新闻事件之外,我们也特别在网络上做了一些调查,我们来看看网友对于“公租房打破户籍限制您怎么看?”这个调查问题的结果呈现,其中有高达52.5%人认为,这种做法为夹心层解决住房问题带来了希望,可以说一半以上的人都觉得这种做法很好。
    马光远:支持。
    主持人:甚至认为这是解决我们住房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一个破冰之举,但是这个破冰之举到底怎么来看?你们二位有什么样的观点?
    张鸿:应该说这个破冰呢,就像刚才光远已经说了,他可能不是上海最先破冰的,其实全国有几个城市已经在打破公租房的户籍限制,包括重庆,包括杭州,包括你的老家厦门。
    主持人:对。
    张鸿:他们都已经开始尝试,今年有一些地方,比如说江苏、北京、上海,加上银川他们都开始大规模地开始做这件事情,可能有的地方有户籍限制,有的地方没户籍限制,但是我认为对户籍限制的这样一个突破,其实应该成为我们未来公共政策的一个方向性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重庆市的市长黄奇帆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他说我们不讲户口,讲有没有工作?是不是常住?有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我们的公租房是开放的,他引用的什么概念呢?叫常住人口概念,就是不是说我以户籍,这个户口本来判断你应不应该在我这儿,而是以什么来判断,你是不是在我这纳过税?是不是在我们这儿尽了,比如你已经尽了义务了,你交了税了,那我们就应该让你享受住房的权利。
    主持人:我们有责任给你提供这样的权利。。
    张鸿:对,这是政府的义务,那要有这样的,尽这样的义务,政府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也看有一些专家计算说,一个城市如果给大面积的提供公租房的话,那需要投入很多的钱,不光是土地出让金你要减少,减少一块,未来的维护,持续这个建设什么,你还要往里投钱,所以这个成本是很高,那当然你如果把眼光放得很长远的话,就是说我投入的成本和我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住人才,留住创业人才,然后给城市带来的活力相比哪个更重要?长远的眼光肯定是你留住这些人更重要,但是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有激励的机制激励地方政府的首脑,能够更愿意把这个事情当做一个长远事情来做。
    主持人:是,在叫好声之外,其实我们应该考虑更多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
    马光远:对对,公共租赁房本身我记得在2009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提出这么一个概念以后,当时大家对它的期待非常大。
    主持人:都很兴奋。
    马光远:而且当时温总理还在后边坠了一句话,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但是从这几个地方的条件来看,很多农民工其实不具备租公共租赁房的条件,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比较高的门槛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供给不足,没有供给,到现在来看的话除了重庆的30多万套,让我眼前一亮以外,其他地方的,我们可以算一算,比如说北京有500万人,500万多的流动人口,现在今年计划50万平米,一万套,能解决多少,它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所以最关键的我们现在看到,公共租赁房本身各地那么根据他们的各地的情况,条件不一样,有些门槛高,有些门槛低,有些是基本上算已经开放得可以了,有些纯粹不开放,那么为什么?最根本是供应量上不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公共租赁房放到我们的保障,住房保障体系里面来看的话,经济适用房本地户籍的人,廉租房也是本地户籍的人,两限房更是,那么除了公共租赁房以外,对于没有本地户口的人他还有什么指望。所以我觉得从这个公共租赁房本身它的最大的价值意义来看的话,除了它的租金比较低以外,第二个价值应该是它的开放性,也就是说除了户籍以外的人,应该向这些人进行开放,而不是说主要面对户籍人口,当然供应量应该更大一点。
    主持人:是,像刚才我们探讨的在上海和重庆公租房这个领域的破冰之举,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惠及在这些城市工作的外地人呢?这样的好政策未来如何更快更好地推广呢?未来如何能够更好地来推进公租房的建设?这一系列的问号,我们在稍候的节目当中继续和各位关注。
    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难题,公租房建设如何快马加鞭?各地建设升温,保障性住房步入快车道。《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回到我们的节目现场,继续收看我们的《今日观察》,马上来看看网友依据今天的话题传来的两幅漫画,第一幅漫画,来,哪一位解读一下。
    张鸿:作者可能是有一种担心,说你这个公租房放开了户籍了,然后外地人就全来了。
    主持人:所有的人都往这个公租房上面挤。
    张鸿:对,我觉得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不会说仅仅因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小的房子,就到你这个城市来,现在其实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很多已经在这个城市里生存的所谓外地人,他们有没有权利享受你的住房保障的政策,这是最根本的,在我们看来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外地人,他们就是本地人,只是他们拿了一个不是本地的户口而已。
    主持人:没错。而且真实的情况并不像大爷大妈所说的,听说不限制户籍,应该是有条件地放开而已。
    马光远:有条件地放开。
    主持人:再来看看下面的这幅漫画表述的是什么?
    马光远:这个就是另外一种期待了,也就是给公租房又增加了一种功能,就是它能不能把房价压下来,我觉得这种期待其实没必要,现在来讲的话,市场应该严格地就是分成两块市场,一块就是保障性房的市场,一块是商品房市场,我觉得用这个保障房市场来压商品房的房价,本来是它不应该承担的功能。
    主持人:实际上您刚才提到的这个保障性住房,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住房人群,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块来关注一下,全国各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状况。
    公租房建设和推进,主管部门高度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日前表示,正同相关部门研究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意见,对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界定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范围。
    保障房建设力度步入快车道,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计划,全国30个省区市,今年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约18万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计划供应量,占住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的77%。
    今年中央下达3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不少地方已明确,今年保障房开工量不少于总量的60%的高目标,今后几年保障房建设规模可谓空前,并将成为房地产业的主流。
    北京,今年将确保完成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6万套,占全市住宅新开工套数50%以上,竣工政策性住房4.6万套的工作任务。
    上海已启动新一轮以保障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工作,选址基地共23块,可建设住宅约8000万平方米,同时年内将有33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可望达到预售条件。
    深圳今年计划建设各类住房16.46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5万套,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
    南京今年共将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各地,这种保障性的住房建设都是在快马加鞭,而今天我们所关注的,包括在上海,在重庆等地,他们的公租房有条件的放开户籍限制,其实又是开了一个新的好头,大家都会更加地关心未来我们如何进一步地来提升我们的保障力度,来扩大我们的保障范围,在这方面两位有什么样的看法?
    张鸿:新华社的《半月谈》杂志,最近有一篇文章叫见《建好分好公租房考验政府执政能力》,这个说得非常重要了,我想这个考验的什么能力呢?第一个就是技术上的能力,比如说前一段青岛,他在分第一批公租房的时候,它设定了一个标准,就是公租房的申请者月收入必须得在610块钱到915块钱,后来发现,达到这个限的人一共才1600多人,但是他的公租房有2400多套,房子反而多出来了。
    主持人:还供大于求。
    张鸿:对,然后他又放宽了一些政策,又往上抬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技术上的这个层面是很好突破的,你无非就是再往上再拉点,然后满足了就行了。
    主持人:对。
    张鸿: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重要的是我觉得在制度上能保证这种,大家都愿意去建公租房,建保障性住房,因为我们一再提到,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全国人大的一个调研报告说,保障性住房只完成了20%多,不到30%。
    马光远:对。
    张鸿:到年底,我们也没看到完成了多少的具体的数字,也不知道,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有制度来约束,能够让他们更倾向于去建,至于谁来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简单,国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应该承担建保障性住房的义务,他意味着是我们办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开发公司不应该去到商品房市场去盖那些高价的商品房,然后带来利润,还不分给我们,分的很少,而是应该让他去承担保障性住房的义务,就是低利润的这个义务,那为了响应调控的政策,他们只有两件事情可以做,第一件事情,把自己的房子,现在的商品房全都降价卖了,第二件事情就是进入到保障性住房领域里面。
    主持人:对,我们希望有这样的建设主体,能够为更多人群提供这种保障性住房,这方面光远你的建议是什么?
    马光远: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比如说这个现在在公共租赁房,既然作为一个保障性住房的话,那么政府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政策,比如说优惠的政策,这个优惠的政策是足以保证这个公共租赁房作为一个保本微利的这么一个住房,而且能让投资者赚钱,比如说让民间资本进入,来赚保障性住房,来建公共租赁房。
    主持人:就是放开这个市场的建设,让更多的人真正在这当中。
    马光远:对对对,但是通过优惠政策,比如说税收上的优惠,比如说土地方面的优惠,把土地先给他,我看到有很多设计要通过这个租金的形式来收土地出让金,再把税收可以免掉,那么这样的话等于它的收益它是提高了,那么再一个,在其他方面给一些优惠政策的话,比直接政府掏钱我觉得更加要可靠,那么这样的话一方面供应肯定是增加的,那么另外一方面,又保证了市场投资主体他的回报的这种收益,所以我觉得目前来看的话,我们的公共租赁房现在很热,当然经济适用房刚开始的时候也很热,廉租房当然更热了,所以我希望这种热度一直保持下去,就是大家对它献计献策,比如说建设资金怎么来?土地怎么来?谁来监管?等等,建多大面积的合适?租金怎么定?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所我觉得这个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各地可以去探索,但是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像我们的廉租房一样,像经济适用房一样,建设部先出一个规范,对它的面积,资金来源,建设主体、选址,适用的人群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性的规范以后,大家可以参照本地的情况再去制订细则,这样的话,我觉得公共租赁房本身才不会走掉,否则的话这个来试点,那个来试点,实验下去以后,这个东西大家都不一样,你根本没法形成一个所谓的第四房这么一个模式。
    主持人:其实两位的观点略有不同,但我们的网友也有他们自己的表达,来看看他们刚刚传来的这些观点,这位叫“喜欢哈哈”的网友说,“真的希望各级政府从GDP的政绩上转移到民生上,这些政策很好,希望这样的利好多多益善,在执行这样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再不希望看到开着豪车住经济适用房之类的现象。”
    再来看一位,“赛世杰”网友说,他提了一个建议,“只租不售,郊区地段,定期轮租,政府回访,有进有出,保障流动,面积小户,设施基本、信息公开、网络监督、制裁保障”。
    马光远:基本全了。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网友真是……
    马光远:基本全了。
    主持人:而且非常用心,把它组成了四个字,四个字,让大家比较好记,观点比较突出,接下来我们也来看一看,今天的特约评论员会给出什么样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尹伯成(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第一点就是究竟有多少房源可以保证,公共租用房不是出一个政策就解决了的,要有足够的房源,一个就是政府掏钱开发;第二个是引导开发商开发,让开发商开发公共租用房也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当然不能暴利;还有一个就是收购一些原来市区的一些公共的房子,恐怕要多渠道地开辟公共租用房的房源;另外一方面这个门槛现在一下子降得过低,恐怕也有问题,大家期望得很高,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房子,要逐步降低门槛,不能一下子低得太低。
    严金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大部分的城市在保障性住房里,力度上面我觉得还要继续加大,四种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有原来的限价房,加公共租赁房,相对来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障性住房内部的结构,而其中公共租赁房的这部分人群,在原来需要保障的人群里,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但是现在的公共租赁房,现在各个城市推动的比例远远小于这个数,有的城市只有百分之几,就是要调整结构,优化供应比例,当整个保障性住房比例都加大的时候,对调整整个城市的房价作用也应该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我想在任何时候保障性住房都是一个民生特别关注的重要的话题,热点的话题,今天当我们又一次再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想听听两位对于下一步我们保障性住房它的推广和建设还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期待?
    张鸿:节目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说,很多地方政府都说我们是第一个,然后我们今年要建多少套多少套,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年底的时候我们要数房子,不管你是说你今年要建一万套还是你要建300多套,年底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放在公开的信息里头,让我们来看你到底你建了多少,就像刚才一个网友说,如果我们把GDP当做你地方一个政绩的话,那你建了多少套保障性住房,包括现在细化到公租房,你到底建了多少,这是不是也可以作为我们一个评判你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标准。
    主持人:选择一下我们网友八个字的方针,信息公开,网络监督,不要只停留在嘴上,你要拿出落在实处的真正的房子。
    张鸿:因为我们已经说了嘛,地方政府要负总责嘛。
    主持人:没错。光远怎么看?
    马光远:所以我接着他的话,就是公共租赁房它是一个热点话题,但绝对不是一个炒作的话题,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当然这几年,我们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说雷声大雨点小……

  相关稿件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的中国疑云 2010-06-08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惹怒欧洲 2010-06-07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三评高盛“欺诈门” 高盛在美身陷信任危机 2010-06-04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新能源汽车来了! 2010-06-03
· 今日观察文字实录-石排镇试水25年免费教育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