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郴州列车事故成为一个句号
    2009-07-01    作者:吴秋余    来源:人民网

  又是列车相撞,又是车毁人亡。29日凌晨发生在湖南郴州车站的惨痛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胶济铁路上那同样刺痛人心的两起事故:“1·23”动车组撞人事故和“4·28”特大撞车事故。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铁路怎么了?

  不错,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铁路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运输压力:六次全国规模的大提速,让安全保障的任务日益繁重;拥有客运量、货运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四个“世界第一”的中国铁路网,安全管理的复杂程度让人惊叹;人均占有铁路里程仅有6厘米的尴尬现实,让客运安全面临世界少有的严峻挑战;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春运”、“暑运”、“学生潮”、“民工潮”,也让铁路安全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大考”。

  然而,这些都不是理由,中国需要铁路安全,中国的老百姓需要安全的铁路运输。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和庞大低收入群体的大国,铁路还是现实条件下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在我们这个经济正在起飞阶段的大国,铁路还是支撑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运输保障;在我们这个地域辽阔、人口分散的大国,铁路还是百姓出行的首选。从这个意义上说,铁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无论有多少理由,都应该且必须成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因为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事实上,正是考虑到铁路部门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重要作用,在2008年3月国务院第六次机构改革中,铁道部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务院部门被保留下来,而没有像其他交通部门那样合并进入交通运输部,从中不难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期待铁路事业加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运力保证的良苦用心。

  痛定思痛,铁路安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观念,是意识,是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感、使命感。08年10月13日,就在超速导致的“4·28”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不到半年,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铁路再次出现超速事故,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描述说“在这种状况下不出事、没翻车,实在是侥幸,实在是撞上大运了”。这次“不幸中的万幸”反映出的个别铁路运输部门存在的安全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严重的现实状况实在让人担忧,从中也不难找到近些年来列车事故频发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也许还记得,进入21世纪初的几年里,中国民航也曾遭遇过安全保障上的艰难时刻:2000年6月22日,武汉航空公司运七型客机在武汉郊区坠毁,51人遇难;02年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韩国坠毁,122人遇难;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飞机在大连附近海域坠毁,112人罹难;04年11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飞机在包头坠毁,54人遇难。然而,民航业从灾难中反思了自身的安全隐患,时任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甚至亲自登上飞机与驾驶员一起飞行,现场了解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状况。这种反思精神和责任意识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的安全奇迹,到2008年底,中国民航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达1375万小时,创造了历史上最长的安全新记录,也许,这对铁路部门应对当前的安全事故危机具有一定的启示。

  “1·23”、“4·28”、“6·29”,一次次令人痛心的事故背后,是百姓的期待、群众的关切。“知耻近乎勇”,只要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起安全重于一切的责任意识,能够从事故中反思过去、汲取教训,能够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和机制,这次郴州站列车事故就可能成为中国铁路事故史上一个大大的句号,中国铁路就可能再创新的辉煌和奇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