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热的冷思考
走出海外并购误区
    2009-06-26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不要为了并购而并购,并购本身只是一个形式,最后还是要看结果,要看企业最终能否获得合理的回报

  刘桐渤:我觉得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要跟风,不要看到人家并购,我也去并购,我手上有点钱,是不是别人并购了,我就把机会错过了?其实并购本身只是一个形式,最后还是要看结果,要看企业最终能否获得合理的回报。如果看到别人去并购了,但在你对当地市场的研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团队建设、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等等这些方面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去并购的话,肯定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市场是很残酷的,西方政府不可能因为你赔钱了而对你进行补贴。我认为,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现在没有这种能力。
  有些民营企业的机制很好,不会为了并购而并购。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是先从贸易做起,因为从贸易做起是了解当地市场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后再考虑并购。并购要考虑下游,并购之后要做什么。海外并购一定要做最充分的市场研究,一定要建立最有经验的团队,越要国际化就越要当地化。

  张晓森:每个企业遇到的问题都不同,不能盲目考虑海外并购,也不能缺少中介机构的服务,如果没有规划,没有3年-5年的想法,那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能够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规模都很大,首先是要有实力,其次是企业要有国际发展战略,他需要的东西是国内没有的,使他不得不把眼光放到国际上去寻找这些资源,寻找这些平台。我们国家在金融上还是偏向国有企业的,另外,上市公司有资金实力,特别是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这些都是海外并购的主力。但是现在也有一批民营企业也有比较强的实力,但数量还是不够多。
  国际上的融资成本很高,所以不适合中小企业。光来回谈判、住宿、机票等费用就要花到几十万,一个小企业如果有几十万美元就能在国内做起来了。而这还仅仅是成本,还不包括中介费用,不包括交易成本。

  焦捷:由于中国本身的经济体制跟国际的竞争环境有一定的屏蔽机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不大,但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要考虑你所选择的行业、国家在将来会不会有金融形势的大动荡。不能因为对经济有一个预期,就停止所有的并购脚步,尤其是对于资源性的并购,这种影响就更小一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