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危机影响 实现新的跨越
——第二十届哈洽会散记
    2009-06-15    记者:梁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一个散发着浓郁区域合作气息的国际盛会如约而至……
    6月15日是哈洽会开幕之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已跨越了二十个年头的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再度与世界握手——嘉宾云集,万商荟萃,共同诠释着一个危机时代下的世界性展会。
    走过长长的红地毯,但见展馆内满眼新意,气势恢宏的展馆时尚而现代,三千多个展位的数万种商品代表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上海通用汽车、德意厨具、杭州西子红叶伞具、天翔羽绒、双汇……各路国内品牌亮相各大展区。
    展馆外,一些无缘参展的商家也在进行着紧张的宣传大战。几十家企业印刷了近百万份宣传资料,在各个出入口发放。“哈洽会是个绝好的商机,但我们干的买卖小,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入会场,我们就来了个全体总动员在场外发放宣传资料,希望借此能找到赚钱的机会”,哈尔滨一家小型家具企业的负责人调侃着。
    展品琳琅满目,人流涌动如织。哈洽会的人气源自其自身的魅力。
  数据显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即本届哈洽会仍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共有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内外展览总面积8.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了四分之一。危机下的本届哈洽会将增加许多新的“面孔”:拉美国家将首次组团参展,并将在会上举办推介会;印度、越南、泰国也将首次参会洽谈。台湾地区企业则明确表示,希望借哈洽平台,开展对俄合作,龙台远东经济贸易合作洽谈日成为本届哈洽会的第一台大戏,虽然是首次参展,台湾地区企业的展位预报数已达到100多个。
  “金融危机来临,使得许多企业出口受阻,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新的商机。而哈洽会作为中俄第一大展会,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个寻求多方发展的平台。”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办公室主任陈殿运说。
  从当年的边境地区经贸洽谈会,到中俄经贸合作的第一大展会,20年来,哈洽会以丰厚的交易成果回报着参展客商,上海实业、香港世茂、TCL、中兴等一大批国内大企业通过哈洽会走向了俄罗斯,商家们因此对哈洽会也多了一分眷恋,对危机下的本届展会又多了一分期待。
  “参与哈洽会让犹太自治州受益良多,哈洽会使犹太自治州的企业家与中国各地贸易伙伴洽谈签订了10余项贸易合同和投资项目协议,推动了犹太自治州与中国边境地区的合作。我们对本届哈洽会的期待很简单:新的合同,新的合作方式和方向”,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副州长瓦列里·古列维奇说。
  大幕已经拉开,哈洽会敞开胸怀,期待与世界拥抱。

  相关稿件
· 在危机中赢得消费者 2009-06-15
· 警惕实体经济衰退导致金融危机升级 2009-06-15
· 危机给了奥巴马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 2009-06-15
· 鄂尔多斯难觅金融危机的影子 2009-06-11
· 美元中期走弱 危机未必重现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