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征求意见稿如何体现集思广益
    2008-10-15    作者:李记    来源:重庆时报

  国家发改委网站10月14日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比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医改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我国拟到2010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此等宏观话语,公众最为关注的,还是看病贵、看病难这些具体问题,在医改征求意见稿中体现在哪里、如何体现、体现出多少。
  医改征求意见稿过于宏观、概括的表述,难免使我们产生疏离和隔膜感。而让人看不懂、又没有体现出民意如何充分参与博弈的医改征求意见稿,让公众提出如何具体、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又如何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检视医改征求意见稿,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前些日子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对上一轮医改“方向迷失”的反思。王东生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就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迷失和对宗旨灵魂的败坏,以及医患关系紧张。
  应该说,王东生对上一轮医改的反思,未必全面而深入。但通观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对王东生提出的问题,医改征求意见稿也没有给出全面释疑的解答。诚然,精细化的新医改方案,并非医改征求意见稿所应承载和涵盖,但起码的一点是,既然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广纳民意,试图使新医改方案在集思广益后,达到尽可能完善、具体,那么,意见稿让公众读懂、并给出民意如何充分参与博弈这样的基本要求,应该不算过分吧。
  由新闻我们可以获知,此次医改征求意见稿及其医改方案的拟定,涉及到发改委、卫生部等16个部门。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权力和利益纠缠不清的掣肘,是导致上一轮医改先天不足,实行过程中又阻力重重的重要原因——凡此种种,都是上一轮医改饱受诟病的症结所在。这些症结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化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意未能凝聚成足够强大的博弈力量,在公正平等的博弈规则下,促使牵涉其中的权力和利益具体、明晰。
  不错,医改方案的制订,专业性很强,需要相对专业的术语恰当而准确的表述,才能尽显其意;同时,具体到每一处细节的制订,又需要统筹考虑各方的权力和利益,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配套机制的支撑下,由专业人士斟酌、权衡后给出。但这些客观原因,显然不是征求意见稿让公众难以读懂、民意如何充分参与博弈讳莫如深的前提。
  医改征求意见稿当前的存在现实告诉我们,在如何充分集思广益、凝聚民智上,相关部门的前期工作做得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我们真切期望,在医改征求意见稿的改进,以及新医改方案的确立上,相关部门医改应及时反省,积极改进听取民意、采纳民智的方式和方法,在体现重大改革面前公众参与权被广泛赋予、充分尊重的同时,使此次新医改的行进,体现出积极稳妥、谨慎前行的特征:既契合新医改的预期目标,又能满足公众的殷殷期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