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紧盯污染物排放 浙江实践数字化减排
    2008-10-06    作者:胡雪良    来源:市场报

  日前,本报记者在浙江环茂自控科技公司的运营监控室目睹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电脑屏幕上不断地显示着全省近2000家企业即时的排放情况。突然,有一家远在温州的企业污水排放的一个指标亮起了红灯,操作员立即打开遥控视屏,只见一股黑水从排污口泄出。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菲告诉记者,此刻,在浙江省环保局的检测中心和当地市、县环保部门,也同步发现了这个情况,环保监察部门不久后便会及时处理的。
  据浙江环茂自控科技公司总经理张琰介绍,去年5月,浙江省环保局确定了全省1452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减排数据提供支撑。公司经过7个月时间的建设,一个遍及全省各地、有统一建设和传输标准,三级联网、24小时监控,实行视频、数据叠加的监控平台就建成了,运行一直稳定可靠。全省11个地市设立了运维分中心,配备了265名运维工程师、72辆运维车、12个备件库、13个分析实验室,为各级环保系统提供了正确有效的监测数据。使环保部门对污染源实现了全天候实时监控,实现了监测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当严重,地面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水域水污染性质恶化,近岸海域已无一类海水。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已基本覆盖全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保护好“绿水青山”,来赢得“金山银山”。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腾笼换鸟”式的调整产业结构, 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减排成效

  减排幅度加大——去年浙江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幅度分列全国第三、第四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近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7%多。全省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例占67.2%,提高了15.1个百分点;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更为明显,Ⅲ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例达到73.3%,提高2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例同比又提高2.4个百分点。
  生态农业兴旺——全省已建成多个绿色农产品基地,数百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全省绿色农产品增加值大幅提高。
  生态旅游红火——浙江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多项环境指标均列华东地区前茅,近年来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环保科技飞跃——环保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加速了环保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优化了环境科技队伍结构,与浙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科技体系已经建立,浙江环保科技跨上新的台阶。

治理案例

  案例一
  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当地企业主要以生产低附加值的生皮为主,企业规模“低、小、散”。污染严重的生皮加工产业加上无序排放使得整个水头镇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并且直接污染了流经平阳县的鳌江。为此,水头制革污染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在环保压力的倒逼下,平阳县委、县政府以县财政每年损失1.5亿元、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幅15个百分点以上的代价,彻底整治水头制革行业。经过近年的整治,目前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1261家重污染的制革企业经过整治精简到39家;二是成功实现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提升,今年1至8月份,生皮产业产值为3.33亿元,同比下降69.8%,皮件产业产值为11.9亿元,同比增长9.6%。

  案例二
  湖州市长兴县通过整治重污染的铅酸蓄电池产业,两年间企业家数从175家减少到50家,减少了75%,剩下的企业开始生产低污染的锂电池,产品结构调优了,生产层次调高了,经营效益也提高了。据统计,整治后长兴县铅酸蓄电池企业的产值比整治前提高了60%。

  相关稿件
· 上半年各省区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布 2008-09-25
· 潘岳:上百亿重污染项目融资叫停 2008-09-24
· 受砷污染的阳宗海全面实施“三禁” 2008-09-22
· 四川省什邡:灾后重建对污染项目说“不” 2008-09-22
· 世界首座“零污染”火电站在德国落成[图] 200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