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责任感”渐深化
    2008-06-10    李语实    来源:国际金融报
  13年前在昆山设立了第一家工厂,在标签、包装领域位居世界第一的艾利·丹尼森公司,今年第一次将在美国运作成熟的“创新奖学金”引入中国。6月6日,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12名学生每人获得了1000美元奖学金。
  “每个公司在成功运营的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团体。”艾利·丹尼森基金会主席Diane B. Dixon对记者表示,“今后考虑将获奖名额增加到40个。”
  “这几年来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有一些明显变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跨国企业管理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核心部门建到中国来。”这位人士形象地把这概括为“以前是将企业的手和脚放在中国,现在是将大脑和眼睛也放在中国了。”
  今年2月,由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呈现在华投资的新趋势,即加大在华投资规模,延伸在华产业链条,整合在华企业集团。这些公司形成企业集团后,强调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促进在华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今后跨国企业在华的社会责任应该突出体现在利用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技术进步、提高效益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对记者说。
  艾利·丹尼森亚太区研发中心研究与发展总监马丁·戴夫纳向记者介绍了艾利·丹尼森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尽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挑选在环保方面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开发环境友好商品,在正常环境下可以分解,不造成污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