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将告别免费时代
    2008-01-11    记者 王旭辉 实习生 于丽银    来源:市场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禁止免费使用塑料袋,此举体现了政府推动环保事业的决心。对于已经习惯无偿提供和使用塑料袋的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有偿使用塑料袋在实施初期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是,绿色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减少塑料袋污染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培养绿色生活方式、从减少使用塑料袋开始,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的环保理念。本报去年9月、12月对塑料袋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各方关注,今日继续推出《特别策划——聚焦有偿使用塑料袋》,旨在唤起更多人的环保自觉,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以推动有偿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得到切实执行。
    ——编者

在成都一家超市,收银员用纸袋为顾客装购买的商品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告别免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6月1日起禁止卖场提供免费塑料袋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展改革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同时,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大力营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通知”还指出,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

沃尔玛:将提供免费环保布袋

  1月9日中午,《市场报》记者来到京客隆超市针织路店,收银员向记者表示:“已经接到通知,从今年6月起该超市就不再免费发放塑料袋了。”“那是否会提供付费塑料袋?”“可能会有需要付钱的塑料袋,但消费者也不能每次买东西都花钱买塑料袋啊,太浪费了。消费者也可以自己拿布袋子或网兜之类的东西购物。” 当记者表示“是否太麻烦不方便购物”时,这位收银员回答说:“其实以前不都是这样子吗?上街都是拿布袋子、网兜、菜篮子,也挺好的,没有不方便。以后各大超市都不免费发放塑料袋了,大家习惯就好了。”
  “这是一件让商家关注的事情,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让商家忧的事。”沃尔玛超市北京区公关部经理黄礼向《市场报》表示。黄礼告诉记者,为配合国家刚刚出台的政策,沃尔玛超市正准备回收闲置的员工旧工作服、宣传布,统一运送到深圳进行消毒、清理,制作成统一规格的环保袋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使用。北京沃尔玛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沃尔玛已经在推广环保袋的使用活动。”此外,不少在京零售商表示,该政策最多会在短期里带来一些不便,但长远看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影响,商家将积极提供配套措施,方便顾客。

宜家:顾客已养成自带购物袋习惯

  记者了解到,家乐福超市在前年就开通了绿色结账通道,让那些“环保”的消费者享受优先结账的服务。“绿色通道主要是不发放免费的塑料袋,如果顾客只买一提卫生纸完全没必要使用塑料袋。绿色通道也包括其他可以方便携带不需要使用塑料袋装的物品。”家乐福通州店的客服人员向《市场报》记者介绍,“环保购物袋可以在绿色通道购买,2元/个,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在所有家乐福的门店都可以使用。”
  此外,北京的宜家家居是京城首家推行塑料袋收费的卖场。顾客购物后,可以选择由商场送货上门,也可以自己带走,而一些炊具、床上用品等需要使用塑料袋的小件物品则可以根据需要购买。其中,中号的黄色塑料袋0.5元/个,大号塑料袋1元/个,质地厚实的蓝色购物袋3.5元/个。宜家希望通过收费的方式倡导消费者能自己带着购物袋前来购物。自从推广收费塑料袋以来,来这里的顾客很多已经养成习惯自带购物袋或者是买一次塑料袋多次使用。

能否将塑料袋费变为环保税?

  收塑料袋的收费制度是利用经济手段有效控制塑料袋消费需求的一种措施,一些商家采取了此措施后,对减少塑料袋消费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源头控制、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来预防环境破坏,而并非在于通过收费来弥补环境治理的成本。因此,有专家建议,应将收取的塑料袋费用变为环保税收,由相关机构透明管理,并运用于治理与塑料袋相关的环境问题,让消费者明白该费用并非是商家的销售利润,彻底实现“取于环保,用于环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