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未尽事宜
    2008-01-10    作者:李记    来源:荆楚网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见1月9日中国网)

  根据报道,如果按全国每天使用塑料袋超过30亿个计算,全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专家预测的“全国塑料袋使用量有望减少2/3”值得期待。由塑料袋造成的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望得到控制。
  但根据有偿环保购物袋受到冷落的事实,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偿使用塑料袋措施实施的当口,还有不少未尽的事宜。比如商家担心的有偿使用塑料袋措施实施后顾客的不适应,在措施有效实施后,如何保证商家和公众积极地遵守。
  因为公众的消费习惯和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塑料袋俨然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像筷子、水杯一样的必需品,它的使用也根深蒂固进入公众的生活习惯。比如,对许多人来说,没有了塑料袋,他们的生活将会有某种无所适从之感;如果有普通塑料袋可以使用的话,他们断然不会在商场、超市和食品店花“冤枉钱”去购买环保购物袋。
  通常认为,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通常有三种可杂糅采用的可行的方式,一是在立法的层面上,控制塑料袋的生产、流通、使用和回收,对塑料购物袋的使用进行课税和收费,《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出台和预期要达到的效用,便是如此;二是在启蒙和加强公众在塑料袋使用上的环保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尽量不用塑料袋、少用塑料袋的习惯;三是在立法、课税和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环保习惯的同时,积极寻找相关的升级品和替代品,比如可降解的塑料袋,或者是可回收的、循环使用的纸袋等。
  问题的关键是,在政策实施的理想预期目前,如何使商家和消费者达成稳固而和谐的契约,使商家遵守、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保证商家对消费者使用塑料袋收费真正落到实处。因为塑料袋生产、流通、使用和回收过程的不完善,许多无证经营的生产厂家的大量存在,不达标的、无质量保证的劣质塑料袋大量流通于市场,也有待及时的规范和制约。这些都给有偿使用塑料袋措施的实施带来障碍和增加成本。
  具体到商家而言,需要他们适时地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充分信任顾客。在这一点上,来自北欧的广州宜家商场给我们提前做出了示范:从11月1日开始,不再向顾客免费提供购物袋。顾客如有需要,需花0。5元或1元购买大小不同的两款塑料购物袋,或购买3。5元一个的可反复使用的蓝色购物袋。(见12月10日《羊城晚报》)在服务上,商场推出了多项服务解决货品的包装问题,并鼓励顾客少用塑料袋:商场出口处,备有胶带、废报纸以及货品包装运输时使用的废弃纸箱,供顾客DIY包装;使用自带购物袋的顾客,每次可获积分印花一个,积至5个印花可领取奖品……
  距离6月1日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从相关政府部门到商家和公众,都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应对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未尽事宜,适应有偿使用塑料袋措施的实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