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交强险“越涨价越亏损”
    2007-12-04    毕舸    来源:羊城晚报

    越补贴越亏损,几乎已经成为电力、航空、银行等各大垄断行业的通病。比如几大银行巨头这些年以收费为能事,据说也是为了扭转亏损、客户“分流”之举。这一点,眼看也将复制在交强险上。

    中国保监会就三季度保险业改革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由于是交强险制度实施的第一年,因此交强险首年财务报告汇总出现账面亏损39亿元。保监会决定召开听证会对交强险基础费率进行调整,初拟按照交强险责任限额提高一倍至12万元的标准,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出交强险基础费率调整的初步方案。
    交强险巨亏39亿元,未来的扭亏为盈之道其实有两条———一条是变一味强制为服务为主,根据保户经济承受力、市场需求变动而灵活调整费率,从而在服务中求发展;另一条是继续依赖行政杠杆强制涨价。交强险显然正在走第二条道路。
    但是,交强险一涨价就能不亏损么?我倒担心,交强险将陷入“越涨价、越亏损”的怪圈中。
    越补贴越亏损,几乎已经成为电力、航空、银行等各大垄断行业的通病。比如几大银行巨头这些年以收费为能事,据说也是为了扭转亏损、客户“分流”之举。石油巨头们也一边创造千亿元利润的漂亮年报,一边享受因“亏损”而由国家倾囊而出的百亿补贴。亏损成为垄断行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也是向政府和民众伸手索要补贴的最佳途径。这一点,眼看也将复制在交强险上。
    据称交强险巨亏39亿的两大原因:首年开展交强险业务,保单成本相对投入比较高,比如说电脑改造、流程再造,这方面先期保险公司一定有一些投入。同时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这些投入是不得在今后若干年摊销的,只能在当年摊销。作为交强险业务开展的前期投入,可以逐步分摊到未来的经营改善从而盈利中,那么为何要急吼吼地提高交强险费率以“一次消化”呢?
    交强险经历了费率过高引发保户强烈不满、在公众舆论压力下有限度松动,接着又以巨亏年报再提高费率,步步逼近投保户承受底线的阶段,但这样恐怕也满足不了保险公司的饕餮之胃。交强险本来是一个公益性特点鲜明的险种,实行强制性投保和强制性承保,保险公司在厘定交强险费率时只能考虑成本因素,不设定预期利润率,即费率构成中不含利润。可是,由于交强险从一开始就披上了过多的行政保护色彩,导致其形成行政保护下的市场垄断,保险公司也在交强险“不怕亏,可‘涨价’”的稳定利益预期中,安于现状,根本没有动力去改进巨额的冗余成本和低劣的经营服务质量,并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投保户。
    何况,垄断之下必然衍生地下交易的灰色市场。之前有媒体报道交强险打折成保险业内的“公开秘密”,其实曝出了该项保险费率成保险公司暴利的“公开秘密”。
    垄断出暴利,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真理。交强险的垄断害处并不仅限于几个保险公司把持了这一业务,更在于垄断之下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服务态度的一系列质变,引发剧烈的市场不公,垄断下的交强险经营者视投保户为鱼肉,也视行政主管部门为保姆,双方都要让步于其无止境的欲求。“越补贴越亏损、越亏损越补贴”背后的“行政依赖惰性”,不仅造就了交强险为一利损天下的贪婪,更拖累了整个中国保险业的进步与发展,投保户权益被侵害,行政主管部门最终也在交强险垄断表面霸道、实际贫弱不堪的状态中品尝苦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