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发布
    2007-12-04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06年,商务部首次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今年,商务部继续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中、英文版),并于日前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上发布。《报告2007》分综述篇、专题篇、行业篇、数据表组四个部分,从政府、专家、行业等视角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全面系统地分析了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

《报告2007》内容丰富,分析全面

  《报告2007》综述篇全面分析了2006年世界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举措。专题篇选题注重理论研究,抓住当前促进服务贸易出口领域的重点如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文化出口的对策、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等进行深入分析,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行业篇内容涵盖服务贸易基本部门的产业发展概况、贸易统计情况、重要政策法规及贸易展望等。数据表组包括全球和中国历年来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数据。
  《报告2007》分析了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情况。目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继续扩大,比2005年增长10.6%。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正逐渐转向知识、智力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以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它商业服务”增长最快,占比从2005年的47.8%上升至2006年的49.7%。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但所占比重下降。从地区范围看,亚洲服务贸易增长最快。2006年,亚洲服务贸易增长超过北美洲和欧洲,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并已连续三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商业存在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06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比重超过70%。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超过了跨境服务贸易。
  《报告2007》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2006年中国跨境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下同)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逆差规模继续缩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进口世界排名继续保持2005年的水平,分别为第八位和第七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3.4%,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6%,比2005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领域出口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部分新兴领域的进口增长显著,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运输、旅游等传统行业进出口继续增长,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仍占有较高份额,但合计占比有所下降。新兴服务行业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信和咨询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2005年增长60.8%、52.2%和47.2%;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金融和咨询服务进口增长显著,分别比2005年增长4.6倍和35.7%,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上升0.7和1个百分点。

《报告2007》特点突出,观点鲜明

  《报告2007》进一步完善了FATS(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报告2007》首次公布了中国非金融领域服务业外国附属机构的数量,这是我国FATS统计领域的一大突破。经初步测算,2006年,在中国的非金融类服务业外国附属机构境内销售收入总计913.2亿美元,中国非金融领域服务业外国附属机构为44128家。外向FATS统计数据首次公布金融业的对外投资额。2006年,中国服务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外直接投资113.8亿美元,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亿美元。
  《报告2007》丰富了自然人移动的统计数据。《报告2007》首次纳入分国别(地区)、分行业的自然人移动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5.1万人,年底在外劳务人员67.5万人。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82万人。从国别统计看,派往各类劳务人员最多的是日本、新加坡、中国澳门、俄罗斯和中国香港。从行业统计看,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业是中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的主要分布行业。
  《报告2007》首次在行业篇中对法律、医疗等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首次发布了包括广播电影电视业、出版业、演出会展业等文化贸易领域的统计数据。
  《报告2007》还披露了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主要政策思路。一要建立服务贸易发展管理体系。加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推动建立以服务贸易主管部门为核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服务贸易部际联系工作机制。加快培育社会化、专业化、规范自律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建设若干个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二要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发布《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建设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系统,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三要构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服务贸易指南网站,发布政策法规、行业资讯、企业动向、市场动态、贸易机会、统计数据、研究分析等国际服务贸易信息;利用国内著名综合性展会等平台,支持和组织服务业企业赴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商机。四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拓展吸收外资投资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与企业监管,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引导外资合理有序流向服务贸易领域,引导国内企业参与服务外包承接业务,吸引包括新建、并购、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 五要促进重点部门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出口服务,采取新的措施促进建筑服务扩大出口,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特许和专利权使用服务,对通信、保险、文化、动漫、咨询、音像等部门进一步关注,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扶持力度、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六要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政策措施,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信息支持平台,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稿件
· 首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27日在上海召开 2007-11-29
· "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站正式开通上线 2007-11-29
· 商务部: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三成来自服务贸易 2007-11-28
· 胡景岩: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将达4000亿美元 2007-06-26
· 去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