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存通兑为何吃力不讨好
    2007-12-03    作者:吴向宏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央行最近指令14家商业银行开办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本来大概以为利国利民,必然一帆风顺。没想到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银行,似乎在消极抵抗,制订出高额的跨行服务收费门槛。结果,消费者反而感到受了欺骗,怨气冲天。有人站出来要控告四大行涉嫌合谋垄断,有人则呼吁“相关主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该管的就要管起来”。
  我对中国的银行尤其是四大行的业务质量,向来持批评的态度。不过这一次,我却想替四大行说句公道话:不是它们的错。在我看来,“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之所以面临尴尬,恐怕是因为其出发点就大有问题。
  通存通兑所依托的后台系统,即小额支付系统,央行去年6月就已开通了。作为一个跨银行的重要业务平台,本来应当由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在上面开展怎样的实际业务。这就像有了宽带网之后,在上面运行什么业务,应当是各家业务运营商面向消费者实际需求,通过市场机制来开发。有的商家可能专攻电影下载,有的可能专攻实时视频对话,有的则可能做三维网游。如果有了一个后台系统,就一定要亦步亦趋开办对应的柜台业务,那就像是因为有了宽带网,就要求大家一定都提供电影下载。其结果,一定是厂商们难受,消费者们也觉得别扭。
  事实上,在市场有迫切需求的场合,银行看来愿意主动应用小额支付系统,并不需要央行的指令来推动。很多大城市的中小银行之间,早已经开展了“柜面通”业务,其内容和“跨行通存通兑”基本一样。对营业网点较少的中小银行来说,“柜面通”等于相互共享网点,使得它们能和网点较多的大银行竞争。难怪中小银行乐于以低廉的收费甚至免费来推出这项业务了。反过来,营业网点本来就较多的四大行,如果仅仅和规模相当的四大行之间共享网点,那等于是建立一个网点的巨无霸联盟,涉嫌垄断;如果让它们和网点较少的中小银行去共享网点,那大银行显然吃亏了。四大行自然缺乏实施“跨行通存通兑”的动力,这是无可厚非的。
  有人说:消费者强烈希望“通存通兑”,难道我们不该满足消费者么?非也。好的市场秩序,既不能让消费者受委屈,也不能凡事都遂其心愿,而应当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维持一种公正的力量平衡。商家固然是贪婪的,消费者又何尝不是?假若政府下令所有餐馆都放开让大家白吃白喝,我相信天下没有几个人不去。但不久之后,世上餐馆大概都只好关张,人们再也没有地方可吃了。以损害商家利益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终必伤害消费者利益。就跨行通存通兑来说:目前四大行制订高额收费标准,恐怕正是一种无声的抵制。倘若央行听信了某些“专家”和消费者代表的呼吁,强令此项服务降低收费标准,降到一定程度,则银行开设新营业网点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从长远来说,这对消费者绝无好处。
  有人或许又说:不论“强推跨行通存通兑”是否符合市场机制,是否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实惠,它起码是促进了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现代化吧?是让中国的银行业上了一个台阶吧?我认为,恰恰这一点是最需要质疑的。我并不是银行业界专家,但作为一个银行服务的普通消费者,我的个人感受是:中国的银行近年来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即片面强调柜台业务多元化,而偏离了银行本质上是一个金融机构、应当为客户优先提供金融服务这一主旨。开办“跨行通存通兑”,只会让银行的资源使用进一步向柜台业务倾斜,是在上述误区中越陷越深。
  我得出这一结论,所依据的个人观察,正是“跨行通存通兑”号称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银行业务“排队难”。在我看来,“排队难”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银行网点太少,更不是因为银行之间不能“通存通兑”,而是银行网点承载了太多本来不该银行承办的业务,例如水、电、煤气、医保、社保、交通罚款等等不可胜数。本来,银行的职能应当限于为这些业务提供金融支持,现在却变成了银行网点包揽这些业务本身。有时我不禁疑惑:中国的银行究竟是银行呢,还是一个个收费站(出纳室)呢?每承揽一项这样的业务,都百倍千倍地增加银行的业务负担。以电话费为例:在美国,一万个客户都会先给电话公司写支票,由电话公司统一核清后,再到银行入账,银行只需办理一次大宗业务。而在中国,一万个客户都会到银行来排队交电话费,银行排队能不难吗?
  简言之,中国很多公营事业和社会服务部门自身没有服务网点,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清收机构。政府既没有花大力气建立这样的网点体系,也不鼓励(甚至不允许)成立第三方清收机构,而把这些负担都转到银行头上。反正银行基本上国有,不担心它们不替政府分忧。我认为,只有从根子上变革,把银行好好办成金融机构,而不是社会服务机构,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高品质的银行服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像“跨行通存通兑”这样的业务,或许就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了。

(作者系国际商业顾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