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垄断岂能牺牲民众利益
    2007-11-28    池墨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筹备耗时一年,尽管在试点地区通存通兑业务办理不够活跃,央行依然按照时间表在全国范围开通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据悉,央行推出通存通兑之意,不仅是方便客户,长远在打破大银行在公共事业收费等业务的垄断地位。(《第一财经日报》 11月22日)

    由于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手续繁复,手续费收取偏高,并不利于民众办理存兑业务,导致这项本该利国利民的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受到冷落,人们称之为叫好不叫座。这既是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的尴尬,也是银行的尴尬。
    据了解,央行推出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之意,长远考虑是实现大小银行公共事业收费等业务共赢多赢,打破大银行在公共事业收费等业务的垄断地位。
    对于央行的“意思”,大家其实很明白,“方便客户”当然是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的“最佳理由”,但是,“实现大小银行公共事业收费等业务共赢多赢”才是“最大理由”,而将跨行通存通兑业务说成是“打破大银行在公共事业收费等业务的垄断地位”,则应该是“最荒谬理由”了。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在深圳的调查,80%以上的市民表示手续费过高。和通存通兑带来的便利相比,银行的收费显然高了些。
    据了解,收费较高的都是国有商业银行,而那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收费普遍较低,中间相差最大的达到十倍。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名为方便客户,却变成了一些国有银行收费的盛宴。
    而不同的银行手续费悬殊,也让人对跨行通存通兑业务颇感疑惑。为什么名为“通存通兑”,银行却各自为政?显然,央行对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让这一原本是方便客户的业务,变成了银行的一种特权。
    如果央行推出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的目的,真是为了方便客户,那么,就该减少中间环节,制定让客户容易接受的收费标准,而不是推出这么一个简单的“便民业务”,客户只有“挨宰”的份儿。他们唯一的自我保护措施就是,拒绝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或者尽量选择到收费相对低一点的银行办理这项“便民业务”。
    目前,国内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陆续走上了市场经营之路,但其根本属性还属于全民资产,受到政府特殊的政策保护和扶持,垄断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笔者认为,打破银行业收费业务的垄断,首先应该从具有垄断地位的银行开刀,把过高的收费降下来,取消那些不合理的收费,而银行业也应该勇于割弃自身的不正当得利。如果暂时无法消除银行业的垄断属性,那么,请不要再说什么打破垄断的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