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存通兑要以便民惠民为落脚点
    2007-11-28    作者:张敬伟    来源:西安晚报

  针对银行间无法办理跨行存取款业务的现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部署,从今日起,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将在全国开通,今后市民持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到任何一家银行营业网点都可办理现金存取和转账业务了。记者昨天确认,建行、中行、交行、北京银行、兴业等5家银行在京已率先开通。(11月19日《西安晚报》)

  通存通兑意味着每一个普通公民在持有A银行存折的情况下,可到B银行、C银行、D银行等办理存、取款和查询业务。对各银行而言,实现的是金融市场的统一和畅通,对公众而言,带来的则是便利。一“通”迎来金融机构和民生福祉的互利双赢,值得期许。
  但须指出,通存通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还有后续推广和普及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率先开通此类金融业务的诸银行中,在手续费的收取上尚不统一,因此这一惠及民生福祉的举措尚属于次优层次。依然需要在广泛推展的过程中完善升华。而这,需要金融机构自觉的善意才能完成。
  金融服务业网点遍及城乡街巷,早已实现信息化互联,因而在技术层面形成统一整合的金融市场不在话下。现在开启通存通兑业务,在时间和公众需求上已经是滞后了,所以相关金融机构应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主动性,将这一业务尽量深切民众要求,在实际操作方面实现最大的利民化。更重要的是,通存通兑业务全流通业务的开通,也有助于提升国内金融系统的整体竞争力,拓展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而且,长期以来,各银行机构在服务质量上的一些瑕疵还是显而易见的,如客户排长队现象,如居民小额存取款和转账面临的程序繁杂,如各行间相互屏蔽造成的信息资源的浪费等。同时,长期以来,公众享受到的查询便利也仅仅局限于银联系统的自动取款机上(ATM系统),而在不久之前还以垄断联盟的方式强行短暂收取过跨行ATM查询费。虽然这一举措被叫停,但从各金融机构的市场取向看,依然存在着重利润轻民生的趋势。通存通兑之后不统一的手续费无疑是阻碍通存通兑的另一金融壁垒。
  更重要的是,不论手续费的多寡,事实上银行业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价格垄断同盟,在没有充分民意酝酿和公开听证的前提下自己定价。显然,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契约关系。在此前提下,本意良善的通存通兑就远离了民生根本,也抑制了其业务开展的空间。小额支付系统的跨行通存通兑,面对的是最基层民生,所以是和民生联系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毫不夸张地说,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分析,金融机构都应以服务为先,将追逐利润的欲望最大限度地抑制到合理的维度,让民众感觉到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物有所值。否则,竭泽而渔式地自肥,公众也可以弃之而去。
  在中国金融市场日渐开放的情势下,中国公众也面临着更多的市场择优空间。所以,无论是通存通兑,抑或是其他的新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还是将视野多关注民生微妙。因此,笔者建议,各金融机构达成民生共识,在手续费的问题上问计于民,形成统一合理的手续费,唯此通存通兑的公共效应才有意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