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列的跨行通存通兑收费不能太离谱
    2007-11-28    张贵峰    来源:嘉兴日报

    从11月19日起,央行在全国开通小额支付系统跨行通存通兑业务。通过该业务,储户可持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卡或存折,在任一地点的银行网点办理存取款、转账及查询业务。据悉,目前建行、农行、工行把通存通兑收费标准定为每笔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200元;中行的收费标准为最低1元,最高100元。

    有关跨行通存通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包括央行在内的各界早有共识,比如有利于整合银行间的柜台资源,缓解当前的排队难题,为银行之间网点共享提供技术平台等,其既可方便储户就近享受金融服务,也有助于抑制垄断、促进银行之间的竞争。
    理论如此,现实却未必。要使理论变为现实,一个前提不可或缺——跨行通存通兑的交易成本必须足够低廉。
    看看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列的收费标准,跨行通存通兑的成本是高是低、靠谱还是离谱,一目了然。依据这样的收费标准,若跨行通存通兑一次,1000元以内,也要支付至少10元的交易成本,而我们知道,依照目前银行的活期利息(年率0.8%),1000元存款一年的利息(不包括利息税扣除)也不过8元钱。
    更不用说,相对于眼下居高不下的物价指数,银行的定期年率也是负值,在银行存款意味着钱“越存越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再摊上如此高的跨行通存通兑收费,取款倒是方便了,但广大储户每“跨行”一次,都意味着手中现金的大幅缩水。
    如此看来,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确定的收费标准,与其说是一个服务收费的标准,不如说是一个拒绝服务的“不服务”标准——有这样一个高额收费标准横亘在那里,势必极大地阻碍储户跨行通存通兑的意愿和可能。正如一些储户所抱怨的,花10元、20元手续费,还不如打的合算呢!
    换言之,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收费标准,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配合央行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的开通,实质却是依仗其网点众多的垄断优势,一方面通过高收费借机敛财,另一方面又通过普通储户难以承受的收费标准,来变相排斥跨行通存通兑的落实,进而最大限度地维持或巩固其垄断地位。正如我们看到的,与国有大商业银行不同,那些股份制小型商业银行确定的跨行通存通兑收费标准则低廉得多,如招商银行,同城业务按金额的0.1%收费,最低3元,最高50元——国有大商业银行的高标准收费,让其傲慢、蛮横的垄断嘴脸暴露无遗。
    因此,为了让跨行通存通兑落实为一种惠民利民之举,也为了一个健康和谐的金融秩序生成,笔者以为,央行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收费政策,节制过高的收费,避免银行借“惠民利民”之名牟取不合理、不正当的利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