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工会主席包秦:努力创造和谐劳动关系
    2007-10-10    本报记者:姚湜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工会在民生、就业等方面维护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没有变,但是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要与时俱进——十七大代表、吉林省总工会主席包秦认为,在新时期的党建、劳动保障和民生工作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要与时俱进地发挥作用。

“让450名职业化工会主席带领的工会联合会覆盖全省”

  经济体制转轨后,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非公企业及其职工都占有半壁江山以上的份额,“党、政、工”的三级架构在这些企业中不复存在。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工会组织建设的关系,是工会工作面临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包秦来到吉林省总工会的时候,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基本完成但部分体制还没有完善的磨合期,他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量越来越大,大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但这些劳动者却大量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其中的先进分子也游离于党的基层组织之外。
  2005年末,吉林省总工会开始开展“党工共建”新模式的探索,在城市街道社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实行工会主席和党支部书记一肩挑,人员由上级党委和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然后由这些专职工会主席们在街道社区内开展工作,发展工会会员和党员,同时为劳动者维护权益、解决实际问题、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
  截至目前,作为试点的长春市朝阳区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千余个,发展职工会员近3.4万人;建立基层党组织55个,近900名“口袋党员”找到了组织。吉林省计划在全省公开选拔聘用450名联合工会主席,实现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维护农民工权益,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便是农民工问题。包秦认为,工会在调节劳动关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如何做好工会的“维权”职能、“治标又治本”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工会没少为农民工讨要工资、办保险,但是讨要工资今年要了明年要不要?明年要了后年要不要?这没个完。这些措施有必要,但是治标不治本。”包秦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仅要治标,更重要在治本。为什么农民工群体会持续产生这些问题,企业拖欠他们工资,不给他们保险,让他们超时劳动,收入待遇又非常低?”包秦认为,这是因为农民工自身处在组织化程度低和技术业务素质低的“两低”状态。而改变农民工现状,就必须要把“两低”变“两高”。
  于是,吉林省一方面大力组织农民加入工会,推出社区工会、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多种新工会组建形式,把“一根筷子”集中成“一捆筷子”;另一方面吉林省着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不仅在各地办技术学校、推广技术产业标兵,吉林省总工会也在2007年购进50台电脑开办了农民工夜校。
  同时,吉林省总工会还大力推行“三同”模式,力争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对他们同工同酬,重视其自身发展,在政治上、待遇上、发展上实现三个一视同仁。

“换个角度想问题,把传统工会活动搞出新意”

  “换个角度想问题,把传统工会活动搞出新意”,包秦认为,这是现阶段工会工作中应该始终被强调的。
  在创新思维的带领下,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自主创新、知识创新型劳模,营造“学、做、创、爱劳模”的社会氛围,推进锻造新型产业大军活动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正在成长,一些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难关不断被攻克,大批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成果正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得到了促进。
  在民生就业方面,除了传统的送温暖行动、“金秋助学”活动,包秦还带领吉林省总工会为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开展“帮扶创业再就业联动”活动。仅2006年,吉林省工会系统就举办各类培训班368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近两万人,促进了四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吉林省国企改制了2000多户企业,信访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跟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绝对关系。”包秦说。
  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推陈出新。“工会工作前途光明,任务繁重,”包秦相信:“全国各地的工会互相借鉴学习,一定能够把工会的组织工作做得更好,让工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把广大群众凝聚团结在一起,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发挥支柱作用。”

  相关稿件
· 工会可代表工人起诉 2007-07-17
· 需要“猎犬” 阿里巴巴今年员工会成倍增长 2007-07-17
· 中国首个肯德基分店工会成立始末:艰难的较量 2007-07-16
· 工会主席应该如何维护职工权益? 2007-07-06
· 工会主席应该如何维护职工权益? 200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