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带动经济发展提速
    2007-08-24    本报记者:卜云彤 冀琴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装载着1000吨液化石油气的苏顺轮缓缓离开海南洋浦港。
  新华社记者:赵颖全 摄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则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如今的洋浦,越来越展示出特区经济“火车头”和“发动机”的巨大能量和魄力。

保税港区意义重大

  今年4月,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新任省委书记卫留成提出:“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再创特区辉煌”。
  卫留成庄严承诺,本届省委在任期内要干成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推动建立洋浦保税港区。
  据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厅长林回福介绍,目前洋浦保税港区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海关总署派出综合调研组来海南进行了专题调研,国土资源部已同意洋浦保税港区的土地规划,今年下半年争取完成洋浦保税港区的报批工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重中之重,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有利于发挥洋浦天然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抢占东南亚地区新的航运制高点,加快推进国家南海开发战略。

临海工业颇具规模

  记者近日再赴洋浦,看到五六年前荒野空旷、牛羊出没的地方,如今已是高大厂房成片、车流穿梭不息;扩大数倍的港区广场——一个现代临海大工业开发区已颇具规模。
  提起洋浦的前景,洋浦人向记者描绘:仅今年1至5月,洋浦完成出入境船舶检疫767艘次,同比增长141.2%;洋浦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7.15亿元,同比增长5.81倍,占全省总量比重达40.2%。5月份,仅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公司800万吨炼油项目就完成工业产值28.16亿元,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84.2%。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我国第一个由外商大面积承包与开发经营土地的开发区。洋浦半岛35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约150公里,深水岸近,陆域平缓,纵深开阔,拥有不可多得的良好港口资源和丰富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但由于洋浦开发功能定位不够清晰,产业方向不明确,发展规划多次调整,土地开发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在总结洋浦10多年开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后,经国务院同意,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洋浦由外商主导开发转变为由海南省政府主导开发,并由中国石化集团参与重组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9月实现重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最大股东。重组实现了清理解决历史遗留债务,公司轻装上阵,由政府把握发展方向,大企业共同管理,规范运作,全面开发的目标。
  2004年,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上,编制了洋浦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海南省政府明确了洋浦“一港三基地”的定位,即“服务于开发区工业的洋浦港,石油化工生产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包装一体化生产基地”,提出了打造“油气化工综合开发、林浆纸纸制品包装印刷、现代物流”三个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丁尚清介绍,目前洋浦在建和投产工业项目有30多个,初步形成了浆纸、油气化工、电力等为主导的产业。其中,由印尼金光集团投资102亿元建设的100万吨纸浆项目已投产,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单一制浆生产线,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三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投资116亿元建设的800万吨炼油厂2006年9月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约333亿元,实现税收47.7亿元,年产值可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

带动海南经济提速

  目前,洋浦已进入加速跑阶段,开发建设呈倍数增长。
  正在建设和筹备建设的项目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印尼金光集团投资136亿元的造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八万吨苯乙烯和一批中小项目进入洋浦并相继开工;100万吨乙烯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60万吨PX项目列入中石化公司投资计划,正在上报项目建设方案;150万吨烯烃项目已启动;液体化学品码头已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目前正在选址推进的项目还有300万吨LNG、1000万吨石油商业储备、100万立方米液体化学品储藏基地等。
  谈到洋浦的未来,丁尚清说,“十一五”期间,洋浦将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建设国际先进临港工业区,建设我国南部面向东南亚的航运和物流中心。
  到2010年,洋浦固定资产投资将累计完成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税收总额50亿元,港口吞吐量4800万吨,进一步发挥“开发洋浦,带动海南经济”的作用。

  相关稿件